• 重大决策执行
  •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大决策执行
索 引 号: 113305000641641517/2024-0018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浔分局 发文日期: 2024-12-17
文  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内容概括: 202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索 引 号: 113305000641641517/2024-0018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浔分局
发文日期: 2024-12-17
文  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内容概括: 202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24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提升规划刚性,健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

一是健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南浔区第一次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方案并获批;7个一般乡镇和1个城区(一镇两街道)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面完成编制并上报市政府待批。全面推进详细规划编制。完成10个城镇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25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各类项目空间要素精准落地。二是深化城市设计及规划研究。建立上合区“1+6”工作专班机制,形成“规划一张图”和六大功能板块分区作战图,完成高铁沿线第五立面景观提升和高铁片区详细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形象,迭代升级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展陈更新。形成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南浔段)专项控制规划并通过专家及部门评审。三是持续强化规划刚性。贯彻落实大运河核心监控区管控细则、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加大学校、医院、卫生服务站等民生实事项目方案审查力度,组织大运河准入、市区规委会等会议27次,审查规划建筑设计等方案73项。加强规划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办理各类规划许可163件,对外公示各类建设工程行政许可132项;到场监管52次,联合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开展“双随机”抽查项目10个,确保项目建设不降档、不走样

(二)紧扣发展主线,着力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

一是积极强化要素保障。在省重大产业项目奖励用地指标方面有所突破,全年两批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累计获得奖励预支用地指标1373.9亩,位居全市第一。全区今年以来共向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760亩(含市统筹)。保障林地定额187亩,审核项目征占用林地25个242.7亩。完成农转用报批12个批次1336亩,其中固投3亿元以上项目249.6亩。二是全力以赴保障项目用地。全区供应土地(不含单选)80宗2527亩(落实“湖九条”政策项目2124亩),实现土地价款30.4亿元。其中工业用地1284亩;商品住宅用地403亩,实现出让金23.41亿元,面积和出让金同比增长率分别分123%、96%,助力经济企稳回升。三是持之以恒深化存量挖潜。制定出台《湖州市南浔区高质量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7年)》,谋划低效用地整治片区6个4350亩,其中善琏片区作为试点启动,深入排摸、精心谋划,对58个地块结合大运河管控、沿河风貌、项目准入、再开发方向等制定改造方案;编制南浔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操作细则,研究出台操作层面的具体细则和相关流程。已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390亩,其中低效工业用地整治1030亩,完成率172%,总结提炼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8个。消化2009-2023批次批而未供4422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279亩。

(三)落实保护优先,统筹推进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修复

一是同向发力构建保护格局。全面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20条硬举措,制定《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和规划综合监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坚持源头防控,严格过程闭环,注重批后监管,强化违法溯源,扎紧耕地保护“制度篱笆”。实施“百千万”永农集中连片整治工程19个,建成集中连片耕地18334亩;推进“多田套合”农用地布局优化,新增套合面积8672亩,加快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田的“双向奔赴”。高效实施土地整治,3个历史项目通过联合验收,启动新项目1个,完成复垦530亩、新增耕地5460亩,建成现代化农村新社区2个。二是持续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构建全域生态绿化网络系统,制定《湖州市南浔区国土绿化建设规划方案(2024-2030)》,全年造林绿化71.8公顷,切实提升森林覆盖率等生态指标。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美丽生态廊道4029亩,补充林地25.9公顷。积极推进林长制,完成森林督查图斑27个109.85亩、销号林草审计图斑1个1.08亩,核实林草湿普查不一致图斑17682个54301亩。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救护野生动物100头(只),开展千金、菱湖2个长期监测样地建设,助力生物多样性。三是推进各类违法整改。2023年例行督察问题28个179.79亩,已整改27宗178.72亩;2024年例行督察问题9个29.16亩,已整改7个20.36亩;部卫片认定违法2个36.02亩,已完成系统填报,整改工作稳步推进中;省级卫片违法图斑71个259亩,已整改32个111.16亩。组织自然资源和矿产动态巡查4195次,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6件129.14亩,移送法院强制执行16件。拆违28宗14.72万平方米,完成率158%。

(四)强化业务协同,精准打造自然资源数字空间基底

一是强化调查监测底版支撑。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高质量通过国家核查;累计日常变更补充耕地、补充林地图斑932个2154亩,均已通过部级核查。2024年日常变更完成补充耕地项目1936.26亩,已通过省、部核查,预计实现耕地流入量8000亩。对全区范围内的1.32万亩新增用地变化开展国土利用现状自主遥感监测,为有序实施国土变更调查开启保驾模式。探索建立全域自然资源综合动态自主监测机制,2024年度城市国土空间监测细化和补充数据集已通过省质检站质检,已完成省级单体建筑和城镇住宅用地调查。编制水资源调查总实施方案和水下地形、地下水监测实施方案。二是创新实施测绘体系改革。今年4月成功纳入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场景建设试点(全省区级层面唯一),目前已完成试点工作并得到省厅高度认可,场景成果已纳入省域2.0平台试运行。启动实景三维二期建设,构建大运河立体化空间管控模式,三维建设成果高质量获浙江省优秀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奖金奖,实现测绘领域金奖“四连冠”。实行自然资源时空数据一体化管理,建立规划、管制、利用、登记等全地域、全链条、全要素数据体系,初步汇交土地供地矢量红线5200余个、工程规划审批数据230项。三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重大有害生物监测防控,设置美国白蛾诱捕器60套,实施检疫证现场检疫268次,发放检疫证书1845份。积极做好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巡查检查、火源管控等工作,全区未发生森林火灾。规范矿产资源及无矿山矿石(建筑废料)加工机组审批管理,联合多部门开展实地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9份,其中3家企业摄像头已接入综合执法平台,5家正在接入中,1家违法已拆除。

(五)深化创新引领,聚力赋能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是优化不动产登记数据。开展不动产登记地籍图数字可视化“一码看图”更新,制定新项目入库校验图形数据规则,挂接数据16.6万条。开展农村宅基地及农房确权登记资料档案数字化建设;持续更新集体土地所有权成果,修复登记数据800余条,更新征收项目81宗,保障集体土地权属库数据质量。截至目前,共受理不动产登记业务39702件,发放不动产权证书(证明)35169本。二是多措并举推进增值化改革。首推不动产登记资料预审机制,缩短群众等待时间,自4月份常态化实施以来服务群众1900余人次。探索与江苏吴江市线下跨省通办机制,两地联审方案已报区政务办提交吴江;进一步拓宽线上联办范围,通过不动产智治平台贯通与燃气集团、国家电网、水电气联办登记通道,建立统一收件共享等工作机制。妥善处置不动产前端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项目3个1584套。不动产分中心党支部获全省系统不动产登记“党员先锋岗”。三是精准做优规划服务。常态化推进“四证齐发”机制,实行提前精准服务、前置容缺受理、高效协同联审,累计实现“四证齐发”项目20个,确保开工项目及时入库。精准把握配套费政策改革,第一时间摸排全区拟办证企业,采取特事特办,实行线上审查,并安排专人前置服务,服务审批规划许可18件,涉及建筑89.42万平方米,大幅节约企业建设成本。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