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创新打法 推动水域指标化管理改革
2023年8月,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河长制办公室、“五水共治”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全域建设幸福河湖行动计划2023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将南浔区列为水域指标化管理改革试点。南浔区水域指标化管理遵循“先储备后使用、跨主体抓调剂、全区域保重点”的原则,可有效克服经济高速发展中给水域监管带来的矛盾问题,保障重点建设项目落地,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快速通道。
一是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围绕“水域面积不减少、功能不减退”总目标,找准破解重大项目建设水域补偿难落实的有效路径,在全省率先出台《南浔区水域指标管理办法》《南浔区水域指标管理办法细则》。在全省率先构建水域指标储备、认定、调剂、补偿、更新的水域“先储备、后使用”的新模式,为全省高效落实水域占补平衡提供有效路径。
二是拓展渠道、全面收储。全面梳理水利工程、土地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等新增水域56.27万㎡,全域推进农村水系连通工程,充分挖掘新增水域潜力;结合水利工程、土地综合整治、新农村等84处建设项目,规划拓展水域指标增量。截至目前,经收储确认约844亩,为下步重点建设项目水域占补留足空间。
三是搭建平台、动态监管。建立水域指标化管理平台,严格水面率刚性约束,动态更新水域指标变化,健全水域指标认定、申请、收储、调剂、生态补偿等5个监管渠道,智慧化推动水域指标全链条管理。在确保行洪安全前提下,全域统筹、严格论证、优化布局,全区镇街启动新一轮水域调整变更,全面解决重大建设项目水域补偿难落实问题,真正实现水域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