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门动态
-
当前位置:
首页
千年鱼塘如何“织”出金山银山?——南浔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课堂上演“生态方程式”
在湖州南浔和孚镇的千年桑基鱼塘畔,一场联结大中小学生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思政课生动开讲。古老的 “塘泥壅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蚕丝织绢→绫绢生金→鱼绢共富” 生态价值链,在此被层层解码,让 “两山” 辩证法跨越千年,在指尖流转。
晨雾中的桑基鱼塘如江南水墨,小学生们在非遗馆触摸缫丝车,从 “蚕沙喂鱼、塘泥肥桑” 的循环里,读懂生态 “小秘密”,感知绿水青山的根基。
走进桑基鱼塘历史文化馆与绫绢传承馆,中学生对比《桑基鱼塘农书》与现代技术,在 “菖蒲驱虫与智能监测”“天然染料与环保理念” 的碰撞中,求解生态 “方程式”,理解古今智慧的辩证。
午后的双林古镇,大学生结合余村5G养鱼经验,畅谈 “传感器监测 + VR 还原 + 元宇宙推广” 的 “生态 + 科技 + 文化” 共富新公式,探索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从鱼塘到古镇,从桑叶到绫绢,学子们接力感悟:守护生态就是守护绿色财富,传承技艺能让文化变现。这场活动让大中小学思政课螺旋上升 —— 小学生感知循环奇妙,中学生理解守护与转化关键,大学生探索科技赋能路径。正如实践设计者所言,当孩子们的手指拂过桑叶、丝线与传感器,“两山” 理念的种子已扎根心田。
据悉,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提出二十周年这一重要节点,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南浔校区管理办公室携手湖州市南浔区教育局,以共建的 “水晶晶・浔思政” 品牌为引领,联动 “两山辉映・水韵江南”“青绿赋能・两山新声” 暑期实践项目,共同打造了 “青绿赋能・浙里浔梦”—— 南浔区大中小学同上一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思政课主题活动。鱼塘涟漪荡漾着生态经济的源代码,织机经纬编织着共富蓝图的导航线。这场跨越学段的实践探索,不仅成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鲜活范本,更清晰勾勒出从 “绿水青山” 到 “金山银山” 的共富闭环,让流淌千年的生态智慧在青春接力中绽放时代新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