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报告
-
当前位置:
首页
湖州师范学院南浔附属小学
单位名称 | 湖州师范学院南浔附属小学 | 法定代表人 | 严伟民 |
住所 | 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嘉风路128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5019.4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5091.37 | 期末数(万元) | 5019.37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招收小学段适龄儿童,实施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50542398182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南浔区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湖州师范学院南浔附属小学是南浔区首家与高等师范院校合作的全日制学校。学校现有3791名学生和80个教学班。师资方面,有173名专任教师,其中53.2%为35岁以下青年教师,53%拥有中高级职称,86名为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学校以“黎光文化”为特色,强调“春风化雨”的教风和“涵养生成”的学风,致力于培养“四高”智慧教师队伍。学校遵循“四度”办学思想和“明润教育”理念,旨在成为现代化优质品牌学校,激发师生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党建赋能守初心黎光润校激活力一是在“强基”上发力,夯实党建基础。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重视青年职工党员发展。2024年,马海赟同志顺利转正,同时吸收王梦园、朱宇豪、张梓婧同志为入党积极分子,壮大党的队伍。深化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文化布置和“清廉”专刊推送,推广“清朗明瑟”品牌,提升教师清廉意识和道德素养。二是在“融合”上探索,推动党建融合。推进党建工作与教学、文化建设的融合,通过创建党员先锋岗和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全过程,实现相互促进。2024年,以“节气话廉守初心党建联建护雏鹰”为主题,组织4次联建活动,丰富思政协同育人形式,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三是在“创新”上求变,激发党建活力。党总支领导学校电视台,发挥其育人作用;打造“黎光·青年说”和“黎光·少年说”宣讲品牌,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加强“清廉专刊”宣传,以非遗文化为特色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养,传递“黎光文化”。(二)务实笃行勤教学行而不缀推创新一是凝心聚力,提高教学质量。(1)加强教学管理,注重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常规检查和及时反馈,提升新教师的职业习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研究精细化,确保课堂作业与教学同步,加强教学管理,重视教学效果。强化作业监督,提升监督效能,深化家校合作,控制作业量,提高质量。开设拓展课程,实行走班制度,强调学科阅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2)重视教研组建设,利用“互联网+”提升教研效能。实施细致管理,推进教研组改革,明确教研组长职责,分层落实教研任务。多个教研组获得荣誉。优化教共体合作,促进教育共富,深化教共体研修,开展互联网同步教研,推动教师共同成长。成立名师工作室,发挥辐射引领作用。(3)承办全学科活动,提升团队管理能力。学校多次承办省级、市级和区级活动,通过活动承办,提升团队管理、教研组织协调和教师专业能力。(4)创新学业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优化一二年级学业评价体系,开展非纸笔测评、实施免考制度,重视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强调学习习惯、能力和品德培养。构建黎光少年成长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5)扎实开展学后托管工作,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实行“5+2”模式,提供每周工作日5天托管服务,满足家长多样化需求。托管开展方式采取“基本服务+拓展服务”的模式,设置五大类拓展课程,让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二是博雅融合,注重课程建设。(1)积极探索,课程建设再上新台阶。学校积极发展AI教育,开设多门受欢迎的AI课程,并在各类全国、省、市各级赛事中取得佳绩。学校对STEAM课程进行优化升级,并在湖州市项目化联盟学校复评中获得优异成绩,同时在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项目化成果评选中获得第二名。此外,学校深化“诗意童年”阅读课程,推广阅读习惯,致力于打造书香氛围,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2)勇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喜丰收。学校积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并推广,注重教研和师资培训。通过一系列活动,如《延绵不绝丝之旅》和《小小湖笔》,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视角,尤其在培养创新和跨领域能力方面成效显著。在湖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中,我校连续取得优异成绩。2024年,沈璐和王佳慧老师的案例分别获得一等奖,并在区综合实践活动例会中作公开课展示。(3)科学衔接,幼小衔接工作有序推进。学校作为湖州市幼小衔接试点单位,以课程整合和跨学科活动为手段,将幼小衔接融入教学。通过整合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主题教育,学校构建特色新生适应性课程体系,旨在全面促进新生的身心发展。本年度,在湖州市的考评中,学校获得优秀评价,并在相关会议上展示推进工作,并提交一篇案例评审。三是传承弘扬,构建融合型大思政课程体系。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南浔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教育价值,学校有责任推广这些文化,促进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通过与多所学校合作,致力于提升思政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校正努力构建全面的思政教育体系,探索有效的实施策略,以保护和传承南浔的优秀传统文化。四是聚焦综合评价,推进润雅课堂建设。学校致力于雅字教学的发展,并在24年开展综合评价改革,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包括学业、德育、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并将培养目标具体化为课程和教学目标。本年度,学校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细化,并制定了分阶段、分学科的评价标准。徐建芬副校长在湖州市综合评价实验校调研会上作《愿每一场评估都奔赴成长》工作汇报。五是依托“清朗明瑟”体系,引领专业成长。学校不断改进教师培养体系,包括价值观引导、激发内在动力、建立自主发展模式和校本研修,以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同时,利用多平台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更新师训课程。本年度,校本研修将提供更优质的师资和前瞻性主题,支持教学改革。定制培训计划,通过专家指导和观摩等方式提升教师素养。利用AI技术,通过智慧教研平台和大数据分析,丰富教研活动,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示范。引入“文曲智阅AI作文”项目,减轻教师负担,提高作文批改精准度和学生写作能力。成立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教学创新。(三)德润校园培英才育德于行育新人一是诗意德育,成效明显。2024年,学校德育工作聚焦于“诗意德育”和“以体树人”理念,通过中秋节、劳动周等系列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综合素养。学校重视仪式教育,如新生入学、开学典礼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教育方面,学校开设劳动课程,安排不同年级的劳动内容,并设立劳动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参与家庭和社区劳动,培养劳动技能和责任感。家校共育方面,学校响应教育局号召,开展“千师进万户”活动,加强家校联系,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并组织家长学校活动,邀请专家指导,增进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文明创建,卓有成效。学校强化文明礼仪教育,以创建美丽班级和培育美丽学生为目标,通过行为习惯课程、少先队活动和浙风十礼等,鼓励学生美化班级,培养审美和环保意识,形成积极的班级文化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继续举办“争创美丽班级建设美丽校园”评比活动,包括文化创建和卫生评比。推广文明用餐礼仪,设置光盘监督员,促进班级间良性竞争。少先队工作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开展多样化活动,提升队干部能力,规范仪式,增强教育效果。组织“红领巾心向党”和“环保小卫士在行动”活动,引导队员传承红色基因和宣传环保知识。严格做好少先队入队工作,组织队员参与讨论。法治教育融入课堂,讲解法律法规,邀请法治副校长进行专题讲座,组织模拟法庭活动,每年12月举行宪法晨读,增强学生法律意识。三是队伍建设,持续提升。2024年,学校维持四个校级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引领,开展活动促进青年班主任成长。本学期举办三次活动,涵盖班级管理、读书沙龙、主题论坛及少先队活动展示。以姚红叶融合教育工作室为依托,推进随班教育,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进行教研和帮扶。心理健康教研组在沈佳丽和沈菲菲老师指导下,对4-6年级学生进行情绪筛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提供个体辅导,共辅导15人次。举办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心态,增强情绪管理和应对困难的能力。四是体艺工作,成果喜人。2024年,学校致力于实现“以体树人体教融合”的目标,通过才艺展示、体质健康和竞技比赛三个领域推进体艺教育。通过多元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体育文化节,学校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和团队合作的平台,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学生在各类体艺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课间活动和体艺拓展课程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了他们的体质和文化自信。(四)明责细管固理念共筑校园防火墙一是安全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安全第一课”活动,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邀请专业人员进行4次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增强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安全演练有序进行。组织火灾逃生演练1次,使师生熟悉火灾发生时的疏散路线和逃生方法。进行校园反恐防暴应急演练2次,提升了保安团队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安全检查全面细致。多次通过多部门联合检查和暗访,获得上级领导认可,并及时整改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学校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和会议,确保校园安全。四是保安队伍能力提升。坚持每月召开保安例会,对保安团队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了保安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反应能力。五是家校合作共筑安全网。通过家长会、安全员会议、发放通知及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护学岗,强化了家校之间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安全成长。(五)服务师生强保障事无巨细勇担当一是按规划推进“美丽校园”项目建设。2024年,资源教室和卫生室改建完成,花费220214元;专用教室改造完成,花费158723元。现代化提升包括网络广播改造,花费173.8万元;科创中心设备采购,花费243.8万元。项目建设包括博雅楼音乐教室、慧智楼功能教室、三模教室和棋类教室的更新改造;北门停车位改仓库,体育馆停车场改运动场地;学生课桌椅更换为午睡躺椅,食堂新增炉灶和消毒柜等设施,部分办公室和功能室安装门禁系统,操场新增集装箱储存柜,并引入智能化作文批阅设备。项目建设确保了质量与进度同步,按时完成,未出现安全事故。二是常态细化后勤服务。确保教学用品的及时供应,以支持教学及德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从而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作。通过政采云平台,实行严格采购流程,确保节约、合规。实施垃圾分类,规范保洁区域,定期巡查和考核保洁工作。强化食堂监管,实施教师轮流值班检查,确保饮食安全。借助钉钉、微信或电话报修,确保维修和信息技术服务运行顺畅。三是规范财务。确保收入与支出严格分离,确保账目明细清晰,遵循合法程序。为提升收费过程的透明度,必须严格遵守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通过微信平台、校园公告栏等媒介,公开收费标准和项目,依照规定执行收费,实施财务公开制度,确保学校的收费活动接受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的监督。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发展,城市居民数量的持续增加,对中心城区的公立学校造成了显著的招生压力。在这一背景下,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持续增长,班级数量和班级容量均在不断增加。这种大规模的人口增长为学校管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并与追求高质量教育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管理成本相应增加。尽管年轻教师的大量投入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活力和生机,但在角色塑造、家校沟通、危机处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这需要通过更多的专业培训和资源投入来加以改善。 | ||
四、下一步打算 | 学校持续坚定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人民提供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并融入具有自主特色的“明润教育”理念,致力于服务本地社区。1.以教师能力提升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重点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加速培养优秀骨干教师,同时提升教育管理的水平。2.以教育发展为导向,强化管理措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切实加强德育工作,严格把控教育质量的提升。3.以校园和谐为目标,加强预防措施,全面优化教育环境。深化平安校园的建设,推进教育公平的深化,以及加强关爱师生的工程建设。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绩效:2024学年南浔区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一等奖;2024年度南浔区发展性目标考核一等奖。2.本单位受奖励情况:浙江省科学实验教育学校浙江省第一批中小学阅读引领学校2024年浙江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培育学校2023年省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逐浪》一等奖2023年度湖州市义务教育作业改革实验学校考核优秀湖州市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学校2024年湖州市小学生篮球比赛男子组三等奖湖州市中小学街舞比赛团体组第一名2024年湖州市中小学生定向运动比赛·小学组二等奖2024年湖州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小学甲组第三名、乙组第五名2024湖州市第十三届中小学健美操、啦啦操比赛普及推广甲组、乙组啦啦操团体二等奖湖州市“小小科学家”素养大赛优秀组织奖南浔区教育系统2023年度先进基层工会2023年度南浔区教育系统“无诈校园”2023年度5A等级平安校园2023年南浔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暨四园联创考核一等奖南浔区2023年德育示范学校2023年度教育系统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2024年南浔区中小学棋类团体总分第四名南浔区第九届少先队鼓号队交流评比活动一等奖2023学年校本研修考核优秀项目2024年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甲级队团体总分第二名(综合一等奖)南浔区首批“一校一品”体育特色项目(足球)2023学年南浔区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集体2023年南浔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小学声乐组一等奖3.诉讼投诉情况: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