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 113305250025653474/2024-0115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南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成文日期: | 2024-05-03 |
文 号: | 统一编号: |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有效性: | 225 |
内容概括: | 为贯彻落实区委“5912”工作要求,全面迎接南浔“高铁时代”,进一步补齐发展短板,实现城市环境“微改造、精提升”,创造高品质生活,助力“六个新湖州”建设,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
索 引 号: | 113305250025653474/2024-0115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南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成文日期: | 2024-05-03 |
文 号: | |
统一编号: |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有效性: | 225 |
内容概括: | 为贯彻落实区委“5912”工作要求,全面迎接南浔“高铁时代”,进一步补齐发展短板,实现城市环境“微改造、精提升”,创造高品质生活,助力“六个新湖州”建设,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
南浔中心城区“五化五美”微改造精提升行动 实施方案(2024-2025年)
为贯彻落实区委“5912”工作要求,全面迎接南浔“高铁时代”,进一步补齐发展短板,实现城市环境“微改造、精提升”,创造高品质生活,助力“六个新湖州”建设,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围绕“古镇、水乡、文化、现代、精致”的城市特色,按照微改造、精提升的工作思路,以“五化五美”战略为抓手,即“绿化提增生态美、彩化添锦特色美、亮化显城活力美、美化靓城品质美、文化润城底蕴美”,以公园增绿、亲水透绿、都市田园、迎宾塑景、道路提升、活化桥梁、点亮地标、节点提靓等“八大行动”为载体,进一步强品质、强功能、强文化,全面实现“五个更加”工作目标,即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城市风貌更加协调、人文魅力更加彰显、城市活力更加强劲。
(二)具体目标
1.完善城市功能:通过城市微改造,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快市政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改造与建设,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体系。
2.改善人文环境:推进街巷改造,综合考虑现状、历史文化传承等内容,积极融入现代生活理念,注入新的生活元素,通过微改造进行精细化的“适应性”设计,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3.创新城市风貌:通过多元化的微改造手段,探索口袋公园、街心花园、社区游园、桥下乐园等多种表现形式,构筑更具活力、更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实现“让城市融入花园、让花园拥抱城市”的总体构想。
二、实施范围
以24平方公里的城区范围为重点,即北到318国道,南至湖浔大道,西接南浔大道,东到外环东路。
三、重点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八大行动”计划,重点实施“789+N”工程,即7个门户、8个片区、9条轴线、N个节点提升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一)公园增绿计划
开展园林绿化品质提升行动,推进城市公园绿地提档升级,打造一批示范精品工程,着眼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建设,通过打开街角空间、梳理闭塞苗木、增加休憩设施等措施,全面形成“出门见绿”的绿色生活圈。新改建城市公园5个,口袋公园5个。
(二)亲水透绿计划
因地制宜,针对城市河道现状,进行水体、河岸的景观化改造,合理布置河道的游憩空间,加强河湖水系自然联通,推进水网、路网、绿网的有机融合,通过融入地域文化、营造亲水空间、布置交通网络、丰富景观植物等方法,形成良好的景观风貌。启动甲午塘水街、渡船桥港滨水绿地、九里桥港西岸绿道、阳安塘滨水景观建设等11个项目。
(三)都市田园计划
结合地类按照“生态+文化+体验”的方式,通过打造大地景观和“共享农场”、设置可移动种植木箱、融入亲子体验等形式,实施吴越豫园西侧空地、西江月西侧大草坪等地块规划改造,打造“都市田园”。
(四)迎宾塑景计划
针对入城形象差,通过增加文化雕塑,展示南浔文化;增添迎宾节点,提升景观品质等形式,实施南浔古镇东大门入城门户、浔青路入城门户、213省道入城门户、大象酒店入城门户、318国道西(东迁街道)入城门户、吴越路入城门户、318国道(浔溪大桥)入城门户共7处门户空间改造。
(五)道路提升计划
开展城市道路、街巷的彩化美化文化,推进城市道路、景观绿化提升、增添沿路花镜、特色街巷改造,结合慢行系统建设提升道路的舒适度和景观效果,让居民在行走中就能感受到城市的变化和花园城市个性。计划完成向阳路、嘉业路、泰安路、南林路、人瑞路等12条道路、景观提升;新增花境不少于10处;完成钟安弄-同安弄、晶街-康宁街、象门街、同心路女装街、直港巷美食街5条街巷的改造。
(六)活化桥梁计划
针对入城的南浔大桥、南林大桥、嘉业大桥等3座桥梁桥下空间乱、桥面缺少绿化等问题,拟采用美化桥墩、增加立体绿化等措施,进一步增强文化辨识和城市印记,通过桥下空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促使桥下空间被“打开”和全面“激活”,实现城市灰色空间价值重塑,变成城市品质的一道新风景、一张新名片。
(七)点亮地标计划
通过灯光点亮水晶晶南浔城市特色,沿着城市道路,抓住城市的重要建筑、桥梁、公园、节点等,通过亮化勾勒夜晚城市的水墨画;拟实施嘉业路、市民广场、褚家漾、沈庄漾、嘉业河等12处亮化提升改造项目,以历史传承、以河为脉、文化巡礼等方式铺展城市夜色光影奇境,切实营造氛围激发活力。
(八)节点提靓计划
推进重要文化节点及公共空间打造融入古镇、古桥、绢丝、湖笔等文化元素,注重对街角空间、公共设施、街巷墙面的塑造,通过街巷主题营造,采用绿化、雕塑、道路铺装、建筑立面、休闲座椅、标识系统等方式进行全面塑造。墙面彩绘6处,电箱美化8处、通讯基站改造3处、立体花墙3处,将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记忆碎片融入市民生活,打造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南浔中心城区“五化五美”微改造精提升行动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研究部署专项行动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全区上下强势强力联动的工作态势。
(二)强化责任落实。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明确改造项目点位、改造内容、改造期限、资金来源、责任单位、责任人员等。将“五化五美”微改造精提升行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并实行量化考核,根据各部门单位所承担的工作难度、工作量合理确定考核分值,年底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赋分。
(三)强化要素保障。财政部门、相关平台公司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城市微改造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加快推进指标供给及报批工作;精简审批流程,在合法合规前提下开辟专门绿色通道,优化微改造项目涉及规划、用地、建设等行政审批手续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助推城市微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