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 113305250025653474/2023-0186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2023-07-11 |
文 号: | 浔政办发〔2023〕30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内容概括: | 南浔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区级有关单位:《南浔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
索 引 号: | 113305250025653474/2023-0186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2023-07-11 |
文 号: | 浔政办发〔2023〕30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内容概括: | 南浔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区级有关单位:《南浔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浔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南浔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区级有关单位:
《南浔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7月10日
南浔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决策部署,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等多渠道投入灌区建设与管护,进一步提升灌区支撑保障粮食安全能力,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的通知》(办农水〔2023〕13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南浔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牢牢把握有利于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有利于灌区可持续发展和良性运行、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化灌区建设、总体不增加农民种粮负担的改革原则,紧紧围绕全区农业现代化和水利高质量发展,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以完善“四项机制”为主线,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和投融资方式,“两手发力”建成“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数字赋能”的现代化灌区,助力南浔水利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节水优先原则。统筹灌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源到田间的灌排体系,大力推行田间节水技术,调整种植结构,探索建立稳定的灌溉增效、用水付费、精准补贴、节水有力的农业水价政策体系,不断提升农业节约集约利用能力。
坚持建管并重原则。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四项机制”,巩固“八个一”村级改革成果,创新管护模式,通过专业化、物业化、标准化的管理服务体系,保障灌区工程正常运行,发挥基层用水组织的作用,落实考核监督责任,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和长效管护。
坚持两手发力原则。统筹全域土地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部门农田水利建设、灌区建设等各方资金,将水费作为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的长远来源,吸引社会资本的基础,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争取强村富民集团等国企、民企涉农资金参与运行管护,拓宽灌区建设管护资金筹措渠道。
坚持共同富裕原则。落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补政策,统筹水费、社会资本等各类运行管护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养护,提档升级农业灌溉设施,减少基层劳动力、电费、维修费用等的负担,促进农业降费增效。引进企业促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增加农户和村集体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三)目标任务
全面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各项机制,探索建立科学精准、利于“两手发力”的深化改革政策体系,建立有利于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管理投融资平台,形成政府、企业和用水户广泛参与的机制,整县(区)推进,全面提升灌排工程建设和管护水平,实现专业化、社会化、标准化管理。争取到2025年,现代化灌区全区推进、物业化管护全域覆盖、水费收缴全面实施、用水计量全数在线、社会资本全力引进,力争成为南方丰水区现代化样板县(区)。
二、全面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
(一)全区农田水利更新升级。2023-2025年,全区重点完成469座农田水利灌溉机埠的更新升级,配套在线计量设施或远传电表1000处,实现104座机埠自动化,完成水闸(闸站)自动化建设18座。结合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粮功区)改造提升等项目,完成3.6万亩集中连片的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二)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以善含、排东和排西3个一般中型灌区为核心,对照现代化灌区要求,开展骨干渠改造提升10.2km。新建灌区运行管理中心,开发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灌区运行管理水平。
三、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一)深化水价形成机制。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和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深化水价形成机制,在不增加种粮农户负担的基础上,考虑用水户承受能力,合理把握政府定价和协商定价,调整完善南浔区农业水价。
(二)规范水费收缴制度
根据核定农业执行水价,制定《南浔区农业用水水费收缴与使用管理制度》,规范收费收缴(来源),镇(街道)将水费作为吸引社会资本的基础,统筹用于农田水利管护。
(三)完善水价奖补机制
根据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责任主体的变化调整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补贴对象,管护资金由管护主体统一使用,集中用于农田水利管护。节水奖励根据放水员所属,发放到管水主体。
(四)创新农田水利管护
以镇(街道)为单位,引入强村公司负责区域灌溉管理、农田水利管护,提高管理规范化,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
(五)强化农业用水管理
基于用水户种植作物类型和种植规模,强化用水定额对精准补贴、节水奖励的“杠子”作用,完善确定新型种养模式用水定额,强化定额管理。充分利用水价综合改革平台,实施农业用水在线监控,促进农业节约用水。
四、开展灌区建设与管理投融资机制改革
(一)创新灌区建设投融资模式。引入湖州南浔强村富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通过与镇(街道)村土地流转,取得农田经营权,获得经营性贷款,用于土地提升改造,包括区域农田水利设施更新升级,探索完成“农田经营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模式改革面积0.7万亩。
(二)创新灌区运行管护投融资模式。引入的不同社会资本主体,在全区探索开展“1+N”的物业化农田水利管护模式。“1”指以南浔区镇(街道)“强村公司”为主,实现全区农田水利物业化管理全覆盖;“N”指引进浙江农资集团科技有限公司、伊犁乡伴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其他社会资本,在双林镇探索完成“农田EPC+O+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改革面积2.0万亩,练市镇探索完成“农文旅+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改革面积1.2万亩。实现区域农田水利设施自用自管。
五、实施步骤
(一)全面部署。2023年6月底,根据申报水利部试点实施方案,进一步将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制定全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深化改革试点工作。
(二)全面覆盖。2023年,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全面启动,覆盖全部镇(街道)。善琏、千金、双林、练市、菱湖率先在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创新投融资机制试点先行。2024年,各项深化改革措施全面试行,制定改革配套政策、制度。
(三)全面总结。2025年,进一步总结改革实践经验,完善修订改革配套各项政策、制度,区政府制度出台南浔区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和管理农田水利工程指导意见,建立南浔区灌区建设和管护长效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民政、司法、财政、水利、农业、商务、市场监督、强村富民集团、自规、生态环境、电力等相关部门,开发区、高新区(南浔镇、度假区)、各镇街政府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水利局,并成立工作专班,加强试点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保障改革任务有序实施,建立相互沟通、密切协作、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保证改革实施取得成效。
(二)优化政策供给。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任务,对标国家、省最新改革要求,认真总结成功做法,深入查找存在问题,锚定改革体制机制,尤其是投融资机制,针对丰水地区、粮食作物、分散供水等改革特点,研究出台系列政策办法措施,打造“江南水乡”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特色亮点。通过网络、媒体、座谈会、培训会等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好试点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全省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成熟经验。
(三)加大资金投入。坚持多措并举落实改革资金,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协作、市场运作的水利融资新格局。落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补资金,工程建设配套资金和体制机制研究经费足额保障落实。创新投融资机制,研究出台政策措施,融合推进社会资本等投入灌区建设和工程运行管护,为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强化检查评估。定期开展试点工作检查评估,委托第三方按照严要求、严检查、严评估、严整改的“四严”要求,定期对试点工作开展检查评估,查不足、促提高。评价结果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镇(街道)年度综合考核等考核内容。各镇(街道)要落实具体责任单位及人员,建立改革工作台账、工作制度,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