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简介
  •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机构设置 > 乡镇简介
索 引 号: 113305250025651012/2023-0007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双林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3-10-23
文  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内容概括: 双林镇简介双林镇是江南水乡古镇之一,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区域面积84.3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常住人口6.8万人。
索 引 号: 113305250025651012/2023-0007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双林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3-10-23
文  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内容概括: 双林镇简介双林镇是江南水乡古镇之一,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区域面积84.3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常住人口6.8万人。

双林镇简介(2023)

双林镇简介

 

双林镇是江南水乡古镇之一,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区域面积84.3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常住人口6.8万人。双林镇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国杜鹃盆景第一镇、浙江省百强镇、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文化强镇、浙江省非遗主题“实验”小镇、浙江省首批小城镇改革试点单位、浙江省百亿级建制镇工业强镇、省级美丽城镇、省级生态镇、省级卫生镇、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省级森林城镇、浙江省电商镇、“两美浙江”特色体验地、湖州市工业强镇、湖州市中心城镇、湖州市重点城镇、湖州市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2022年,全年完成财政收入7.3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6亿元,同比增长5%;增加值率超2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制造业投资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率连续三年排名全区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2022年区对镇综合绩效目标考核中,排名第一,获标兵单位;获评全市首批“实干争先”奔跑者奖、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首次跃升至200名之内,排名195。

2023年上半年,税收收入完成5.12亿元,同比增长14.62%;规上工业总产值69.5亿元,同比增长4.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4亿元,同比增长68.35%,其中,工业性投入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率达27.85%,连续四年排名全区第一。举办全省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护工作暨乡镇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现场会,获评湖州市平安建设优秀乡镇,在新一轮浙江省文明村镇实地考评中位列全市乡镇第一。

1.区位优势明显。双林区位优势独特,位于南浔区中心地带,地处沪杭近郊、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处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1小时”经济圈内。浦东、虹桥、萧山、禄口等4大空港环绕周边;318国道复线(湖浔大道)经过双林,申嘉湖高速穿境而过并设有双林互通,湖盐公路、三新公路和墙莫公路于境内交汇;千吨级航道--湖嘉申航道穿境而过;沪苏湖高铁启动建设,建成后双林到上海只需25分钟;湖杭高速也已开工建设,并在湖浔大道处设有互通。318国道南移(规划)在双林镇西设连接线。双林已成为浙北地区交通条件最优越的乡镇之一。

2.文化底蕴深厚。双林镇历史悠久,汉代即有前身“东林村”,明永乐三年建镇,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先后孕育了绫绢、古桥、书画、戏曲、盆景等多种文化。绫绢文化方面,云鹤绫绢两次成为北京奥运会书画国礼,绫绢制作工艺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桥文化方面,历史上曾有桥125座,以“三桥”为代表的桥文化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书画文化方面,双林有“书画之乡”美誉,诞生了“中国左笔书法泰斗”——费新我等一批知名书画家;戏曲文化方面,创办全市首家乡镇京剧俱乐部,“走过三十六码头,难过双林塘桥头”的俗语就是对双林人京剧演唱水平的最高褒奖;盆景文化方面,双林盆景史可以上溯到良渚文化时期,现有国际级精品盆景500盆以上,国家级精品盆景4000盆以上,其中的杜鹃盆景在全国总量最大,质量最好;名人文化方面,仅元、明、清三代,就出过状元3名,进士23名,至今还保留有清代道光年间兵部职方司郎中姚学塽,精通天文数学的江苏巡抚徐有壬,当代左笔书法家费新我等名人故居和蔡氏老宅等丰富历史遗存。

3.产业特色鲜明。工业方面,双林工业园区位于双林镇镇域西侧和北侧,平台规划总面积8000亩,可开发用地空间1959亩。主要以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为核心,包括高端智能装备及其关键部位零配件、新型功能材料(电子产品、电机等配套用原辅材料)。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7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9家,上市公司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省重点研究院1家。双林众创小微创业园于2020年6月交付使用,总投资4.11亿元,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以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电子元器件)产业承载为主。工业特色产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高,久立特材入选全国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磨料磨具行业龙头湖磨产销均为世界第二位,技鸣电工年产8000吨双零微细特种漆包线位居长三角首位,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点火线圈超厚漆膜漆包线供应商。服务业方面,率先成立南浔区首个电子商务创业园—新我电商创业园,年交易额已突破2亿元。主动接轨杭州、上海,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服务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浙北购物中心、花苑大酒店、肯德基、瑞幸咖啡等成功入驻,宁波银行等10家银行落户双林。精心打造长三角亲子乐园双林片区,打造儿童博物馆岛-后坝营地研学基地、文漾·向阳里国风宋韵文旅胜地和箍桶兜村垂钓基地为主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形成南浔特色精品乡村旅游路线。建成全国首个集成式儿童博物馆岛研学基地、全省首个乡镇级快递集中处理中心、全市首家户外素质拓展基地。成功举办中国杜鹃盆景第一镇授牌仪式暨首届杜鹃盆景展,盆景无国界世界大会永久性会址落户南浔(双林),并于2016年12月6日-8日举办首届盛会。获评市级商贸特色镇和湖州市数字新服务特色镇。2023上半年,开展“走过双林古镇的365天”全省摄影大赛,成功举办第二届绫绢文化艺术节、首届双林面文化节、向阳里“太隐艺术生活节”等活动。农业方面,双林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田成方,地成块,田间道路硬化率达85%,农业机械化作业率达97.3%。耕地保有量达到5.6万亩,粮食复种面积4.24万亩,省级粮食绿色高产示范区2.5万亩,省级粮食绿色高产示范片1300亩。水利设施健全,跳家扇圩区全市防洪范围最大,创建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举办全国农业水价改革现场会。农业产业分布齐全,形成了以粮油生产、果蔬种植、湖羊生态养殖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当前有“红美人”柑桔230亩,桃、梨、葡萄等果树1620亩,湖羊2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4家,湖羊年存栏2.3万余头,稻虾综合种养基地1.8万亩,全市规模最大。创建绿色食品品牌4个,无公害品牌15个,拥有浔稻清水小龙虾、浔稻香稻米、信然红美人、嘉俊乐果等著名品牌的特色农产品。

4.城乡设施完善。镇内建有220KV变电所1座、110KV变电所2座和日处理能力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等配套基础设施,28个行政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生活配套体系完善,全镇有各类学校11所,其中省一级幼儿园1所,省二级幼儿园3所,省示范小学3所,省示范初中1所。现有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8个。建有庆苑公园、嘉凯城·城市客厅、归然杜鹃园、凤凰文化广场等大型城市公共绿地。限上餐饮企业6家,个体餐饮经营户300余家。廉租房、公租房、标准化福利中心和居家养老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一应俱全。2021年,双林镇启动古镇文化街区改造项目,蔡宅、水墨坊民宿、周文清艺术馆、古戏台、文昌阁等项目先后完成,2023年,将全面打通古镇“P字型”旅游环线。

5.发展势头良好。发展空间足。在生态上,现有耕地面积近5.6万亩,累计土地流转面积4万多亩,用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同时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32574亩,自身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环境容量。在平台上,工业园区已拓展平台近2000亩,空间指标紧缺和项目落地平台问题将得到有力缓解。发展规划明。双林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区相关会议精神,积极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聚焦全区“5912”工作体系和“一六三”工程,聚力“两翼北进”战略布局,着力推进以工业园区、城镇新区、古镇景区、转型升级样板区、农旅融合示范区建设为主的“五区联动”总体布局,在“加速融入主城区,打造中部新高地”的征程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精彩双林篇章。


附:双林文化名片

1.古桥文化。古镇内古桥梁现存29座,至今保存仍较完整,形制大小各异,其中尤以国保单位、始建于明代以前,位于镇北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为水乡古桥之代表,三桥水平相距不到360米,造型壮观挺拔,并列鼎峙,气势雄伟,为江南仅有。

2.名人文化。双林钟灵毓秀,名人荟萃,自明末至清末,出过状元3人、进士23名和难以计数的举人和秀才。在古镇区内至今还保留有清代道光六年(1826)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姚学塽,清代官授户部郎中、精通天文数学的江苏巡抚徐有壬,新中国第一任林业部长、林学家梁希,中国当代左笔书法家费新我等名人故居,以及刘伯温、徐文长等历史人物在双林留下的史迹和口承传说。近现代史上还涌现出了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香港著名慈善家沈炳麟等一批名人。

3.戏曲文化。双林镇是江南京剧票友的集聚地,全国各地票友们每年都自发组织,于双林齐聚一堂交流探讨。双林戏曲文化渊远流长,清嘉庆、道光年间起,双林镇就是江南徽班、绍兴高腔班和昆戈班等地方水路戏班演出的著名戏码头,故双林观众对戏剧鉴赏的水平极高,有谚“游过三十六码头,难过双林塘桥头”之说。

4.书画文化。早在1971年就组建了双林画苑,左笔书法家费新我根据双林“河水为之成墨”典故,题匾“墨河画苑”。谭建丞、费新我、沈祖仪为画苑作艺术指导。其中费新我是双林籍著名书画家、最杰出的左笔书法家,为纪念他,费新我艺术馆于2010年筹备,2013年年底落成。艺术馆坐落在双林凤凰文化广场,集中展示费新我艺术生涯和书画作品。馆藏230余件,并设有临时展厅,不定期展出全国名家作品和双林书画者代表作。

5.绫绢文化。双林绫绢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历史上的双林“机声鸦轧,晓夜不休,古风可朔”,唐代起,“轻如朝雾,薄似蝉翼”的双林绫绢就列为贡品。绫绢工艺流程和生产工艺独特、精湛,绫绢制作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奥运会上的获奖证书及故宫博物馆的古画修复皆只选用双林绫绢。

6.盆景文化。明清时期,双林商贸发达、文人荟萃,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的盆景文化盛极一时,传承至今,全镇已有盆景园20个,各类盆景6万余盆,其中国家级精品盆景4000盆,国际级精品盆景500盆,杜鹃品种嫁接技术和精品数量居全国首位。2016年4月,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双林镇“中国杜鹃盆景第一镇”。2016年12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南浔)盆景无国界世界大会,并被确定为大会永久会址。

7.宗教文化。双林古时寺庙遍布,有“小东南佛国”之称。元末“玉山才子”顾德辉奉母隐居于东林大慈隐寺,留下佳话;织旋漾北,有四围皆水的水镜禅寺,元代高僧曾修行于此;织旋漾中有文昌阁,乃文人学士祈求文运昌炽之所,文昌阁面西正对三桥桥洞中心,还有连中三元的寓意;塘桥北堍,基督教民活动至今长盛不衰。此外,还有七总管祠、东岳庙、斗姥阁、露印庵等。“三桥”的宗教儒、释、道三教齐全,中外融通,它处莫比。

8.运河文化。双林是古时水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地处杭、嘉、湖之间的水网地带。南宋时,北方商贾随宋室南迁集居于此,自古双林镇商贾云集,人杰地灵,绫绢、丝绸通过桥边的埠头运往大江南北,雄踞运河之上的三桥,体现了运河漕运时代双林繁华的水路货运场面以及强健的地方经济实力。


办公地址: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全兴路1号

办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夏令时:上午8:30-12:00;下午13:30-17:00

                                冬令时:上午8:30-12:00;下午13:00-16:30


    联系方式:0572-3974658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