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回应
  •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回应关切 > 主动回应
索 引 号: 11330525MB15502158/2025-000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湖州市南浔区卫生健康局 发文日期: 2025-07-10
文  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内容概括: 防病, 高温, 收藏
索 引 号: 11330525MB15502158/2025-000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湖州市南浔区卫生健康局
发文日期: 2025-07-10
文  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内容概括: 防病, 高温, 收藏

高温天最怕哪些病找上门?这份防病攻略赶紧收藏

  日前,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与中国气象局首次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随着炎炎夏日的持续“发力”,不仅热浪滚滚,各类传染病与肠道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惯都会发生改变,为多种疾病的传播和发生创造了条件。
  区疾控中心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份高温天气防病指南,助您科学应对高温“烤”验,全方位守护身心健康。
  预防肠道疾病:要把好“入口关”,谨防“病从口入”
  高温就像细菌的“加速器”,气温升高会显著加快细菌的繁殖速度,让食物更容易变质腐败。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及各种肠炎等肠道传染病,在夏季频繁“作祟”。这些疾病主要通过“病从口入”的途径传播,一旦摄入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水,就可能中招。
  预防肠道疾病,关键在于把好“入口关”。
  1.严格食品卫生。处理食物过程中,生熟食材要分开,蔬菜瓜果要充分洗净,切蔬菜、水果的刀具、案板及时清洗干净,避免交叉污染;海鲜更是要煮熟煮透,杜绝寄生虫和细菌隐患;做好的饭菜及切开的水果尽量现做现吃,吃不完的应及时冷藏,且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2.注重饮水安全。夏天要保障足量饮水,建议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可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和饮品;生水可能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要彻底煮沸后再饮用。
  3.强化手部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加工食物时洗手的习惯,使用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至少洗20秒。
  4.保持居家及环境卫生。衣被、卫生用具勤洗勤换,注意居室勤通风;定时清理垃圾,定期清洁厨房、餐厅,减少蚊蝇、蟑螂等滋生。如果家中有腹泻患者,应适当隔离,并及时对患者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菌扩散。
  5.加强宠物管理。宠物身上也可能携带病菌,避免一边吃东西一边喂宠物,同时注重宠物卫生,定期给宠物洗澡、驱虫,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预防蚊媒传染病:要防蚊灭蚊,切断传播途径。
  夏季高温多雨,为蚊虫繁殖提供了“温床”,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随之大幅增加。登革热就是典型的蚊媒传染病,在南方省份的夏季尤其活跃,其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斑蚊”。
  登革热的症状较为明显,患者通常会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同时伴有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和关节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及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想要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需做好以下几点:
  1.防蚊灭蚊。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给蚊虫设置一道“屏障”;睡觉时使用蚊帐,安全又环保;还可以使用蚊香、电蚊拍等防蚊用品。外出时,尽量穿长袖长裤,在皮肤裸露处涂抹驱蚊剂,减少蚊虫叮咬机会。
  2.清除积水。蚊虫喜欢在积水中产卵繁殖,定期清理室内外的积水,像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空瓶罐等容易积水的容器,及时倒掉积水并妥善处理,让蚊虫无处产卵。

  

  传染病高风险地区旅居特别提示:
  1.了解疫情信息。出发前可通过海关总署或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了解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必要时咨询医生并做好相应准备。
  2.准备防护用品和药品。携带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驱蚊剂、蚊帐、长袖衣物、长裤等。同时,准备一些常用药品,如退烧药、止泻药、抗过敏药等,以备不时之需。
  3.及时做好相关疫苗的接种。根据目的地的传染病流行情况,提前接种相应的疫苗,如黄热病疫苗、霍乱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等。
  4.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返回后,要注意饮食卫生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14天内如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空调病,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合理使用空调。空调温度不宜设置过低,建议不低于26℃,室内外温差控制在 7℃以内;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向人体,尤其是头部、颈部和关节部位;每2-3小时关闭空调,开窗通风15-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2.做好个人防护。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地铁、医院等,建议佩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风险;平时要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缓解黏膜干燥,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
  3.增强免疫力。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得到充分恢复;适量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抵御疾病入侵。
  预防热相关疾病:要避开高温时段,科学防暑降温
  高温天气除了间接增加传染病风险,还可能直接引发严重的热相关疾病。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生理功能会出现紊乱,早期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皮肤发热红疹、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极度虚弱、抽搐、昏厥、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预防热相关疾病,记住这些要点:
  1.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正午等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外出,要缩短暴露在烈日下的时间,同时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宽边遮阳帽、太阳镜、防晒衣等,减少阳光直射。
  2.注意补水。高温天气下,人体出汗较多,会流失大量水分和盐分。要定时定量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也可以适量饮用一些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及时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
  3.保持室内环境凉爽。合理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同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让空气流动起来,带走热量,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4.注意用车安全。高温天气驾车出行时,离车前务必再三确认车内没有儿童或宠物滞留,密闭车厢在高温下会迅速升温,几分钟内就可能危及生命,切勿将他们单独留在车内。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