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525MB18498829/2022-0006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文广旅体局 | 发文日期: | 2022-05-25 |
文 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内容概括: | 《湖州市南浔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一、政策背景、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第八条规定:“国务院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
索 引 号: | 11330525MB18498829/2022-0006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文广旅体局 |
发文日期: | 2022-05-25 |
文 号: |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内容概括: | 《湖州市南浔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一、政策背景、依据《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第八条规定:“国务院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
《湖州市南浔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湖州市南浔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一、政策背景、依据
《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第八条规定:“国务院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和《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浙政发〔2021〕33号)《湖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湖政发〔2021〕32号)的相继出台,明确了今后5年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从我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既是贯彻执行《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有关规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我区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主要目标、指标、任务
主要目标:到2025年,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丰富多元,健身场地设施更加便民惠民,体育社会组织充满活力,全区实现“10分钟健身圈”城乡全覆盖,力争建成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区。
关键指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率达到43.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数量达到0.9块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4.6%,全区登记注册和备案的体育社会组织180个以上,3A级以上的注册体育社会组织占比50%以上,每年举办各级、各类健身赛事活动不少于100场次,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5人以上,指导服务率30%以上。基本形成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健身过程的标准化、均等化、智慧化的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八大任务:
(一)健全全民健身服务制度体系
1.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化。以标准化和规范化引领全民健身工作,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国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2.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各部门协同推进全民健身发展的联动机制,创新治理方式,保障重点人群的健身需求,缩小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差距,促进服务均等化。积极开展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育健身活动,扩大全民健身的覆盖面。
(二)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
1.加快健身场地提质增量。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办发﹝2020﹞36号),实施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新建体育公园(体育设施进公园)5个、足球场(含笼式足球场)7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6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6个、百姓健身房40个,大力推广5条“最美健身步道”。2.拓展全民健身活动空间。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落实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支持经营性健身场所公益性开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
(三)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1.加强全民健身“两员”队伍建设。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配合市体育局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精英计划,推广基层体育委员工作制度。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完善评价激励制度。建好用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基地”和“运动加油站”两个平台。2.创新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模式。开设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为居民普及运动健康知识,传授健身技能。推动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进社区、进镇村、进学校、进企业。3.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机制。建立区、镇(街道)联动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 提供标准化的体质监测服务,推广个人健康档案和运动建议服务。
(四)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
1.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网络。推进全区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实体化改革,实现区体育总会专职化运行。稳步推进体育社会组织依法依规独立运行,建立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体育总会向乡镇(街道)延伸、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下沉行政村(社区),实现区“1+25”模式(1个体育总会和25个以上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和乡镇(街道)“1+8”模式(1个体育总会分会和8个以上注册或备案的社会体育组织)全覆盖。2.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制,依法履行对体育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能力水平,提升组织的自我造血能力。
(五)优化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
1.激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动能。搭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积极组织参与国家级、省级、区域间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争取具有全省、全国的健身赛事落户南浔。探索多元主体办赛模式,完善激励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承接全民健身体育赛事活动。培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挖掘区域地理优势,体育文化特色,形成“一区多品、一镇(街道)一赛、一社区(村)一会”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格局。2.营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浓厚氛围。推进“悦动生活”公益大培训不断延伸,大力发展三大球、三小球、健身操、游泳、路跑等大众体育项目。鼓励水上运动、户外运动、房车露营等前沿、时尚、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3.强化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保障。建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赛事活动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和安全工作机制,按照“一赛一策”的原则,周密制定赛事防控工作方案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六)探索全民健身融合创新发展
1.推动“体卫融合”。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建立和完善区镇村三级体卫融合服务机构,高标准建设南浔区运动健康促进指导中心。2.深化“体教融合”。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帮助青少年熟练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培养终身锻炼习惯。建立全区统一的分学段、跨区域、常态化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3.促进“体旅融合”。强化“体育+旅游”思维,加强体育与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时尚户外运动,提供多形式多业态的旅游集聚、运动体验项目。
(七)推进全民健身重点领域改革
1.加快全民健身数字化改革。配合市体育局推广使用全民健身“运动码”,打造个人“生态体育运动银行”和“科学运动积分体系”,实现全民健身,一码通行,形成全民智慧健身支撑体系。优化南浔区全民健身地图,配合省体育局建设全域户外运动智能服务系统和科学健身指导系统。2.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完善社会力量办体育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开放办赛,鼓励体育类企业、社会组织主办或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体卫融合实体机构的建设和运营。
(八)丰富全民健身特色文化内涵
扩大全民健身特色文化传播。将体育文化融入全民健身的全周期和全过程,大力宣传运动项目文化和健身典型,鼓励体育文艺创作,弘扬奥林匹克和中华体育精神,讲好南浔全民健身故事,凝练南浔特色体育文化。挖掘南浔体育历史文化,加强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和创新。
联系人:体育科 联系电话:0572—3023213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