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湖州市菱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湖州市菱湖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湖州市菱湖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单位名称 | 湖州市菱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湖州市菱湖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湖州市菱湖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沈晓斌 |
住所 | 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宁绍路51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150.61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136.63 | 期末数(万元) | 127.86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成人及青少年提供初等、中等教育、培训服务。成人教育、青少年职业技术教育及文化辅导、各级各类技术培训。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5471177769H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南浔区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校在湖州市及南浔区教育主管部门和菱湖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章程修订基于事业单位章程是事业单位为确保实现社会公益目标,依法制定的关于本单位组织规程和办事规则的基本规范,在事业单位内部治理中起到纲领性作用,是事业单位的举办单位、行业管理部门、登记管理机关以及社会各界实施监督评估的重要依据,对推进事业单位治理现代化至关重要。2024年对章程做了适当修订,完善了学校财务制度,新制定了教科研奖惩制度。(二)学历教育培训1.与湖州广播电视大学(湖州农民学院)合作培养农民专科大学生;2.成人高中“双证制”教育培训;3.老年大学音乐舞蹈书法绘画形体越剧葫芦丝太极拳智能手机学制班;(三)成人教育培训1.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实用技能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村普及性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2.育婴员培训;3.残疾人水产养殖职业技能培训。(四)社区教育培训1.老年教育培训;2.“浙风十礼”教育、党史教育、老年健康教育进社区培训及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培训走进村社区系列活动、书法舞蹈音乐绘画智能手机班老年教育培训、高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社会保险业务经办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家政急救知识培训、信息安全管理培训、健康知识培训、农村电子商务培训、“鱼”之灯笼制作传承与发展项目培训、“赏花笼猜灯谜”喜迎元宵活动、科普宣传系列活动、迎春写福赠春联系列活动、社区亲子健康教育活动、幼儿保育知识讲座、劳动保障与法律法规培训、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等。(五)社会效益在菱湖镇党委政府和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艰苦创业,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提高。学校一直坚持业余学历教育、中职教育、社区教育以及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以服务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己任,以教育培训为手段,将现代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管理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规格和教学质量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能力和现代文明素养的成年居民(劳动力者),为“美丽乡镇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菱湖镇及市区各乡镇培养了一大批各级各类实用技能型人才。(六)经济效益一年来,“农村实用技能”、“实用人才”、“水产养殖”、“农科教项目培训”等各类劳动力素质培训开展顺利,业余学历教育、成人高中“双证制”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培训讲座比赛文艺演出科普活动等在周边影响逐渐扩大。通过办学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对学校大门与传达室进行了维修和改造。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创设优美的教育培训工作环境。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育培训设施设备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制约了学校整体办学基础水平。(二)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培训地方专业师资不足,不利于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三)教育培训观念、教育培训内容、教育培训管理、教学培训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更新完善与创新提高。 | ||
四、下一步打算 | 四、下一步打算(一)加大对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培训的投入,着力改善学校现有的各方面办学条件,更新教育培训设施设备,引进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培训地方农业特色淡水养殖专业师资。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现代科学为内容,以现代生产为服务对象。在教育与培训过程中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以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打造学校自身,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与区域经济接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在全校教职员工中树立起现代化管理的理念,要求全体教师充分认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不断完善与落实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工作举措,更好地为当地经济与文化建设服务。(三)根据农村实际,各个需求层面,教育模式各有侧重,创造有利机会,加强政府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合作,加强就业、创业引导,积极推进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挂钩。增强农民从职就业,转岗换位,谋求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农民群众感到教育培训能给他们带来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进而提高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四)探索社区教育发展新模式,创建社区教育多元化学习模式,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实现社区教育广覆盖,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功能;推进成人教育转型升级,为农民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搭建教学培训平台,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1月获评湖州农民学院农民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1月获评南浔区“一二四”普法教育培训进文化礼堂先进单位2024年8月获评湖州市优质老年学校2024年11月获评南浔区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