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湖州市泉生小学
单位名称 | 湖州市泉生小学 | 法定代表人 | 王建国 |
住所 | 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星光大街103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419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459.03 | 期末数(万元) | 436.32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5471170962L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南浔区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泉生小学设有6个年级,共18个教学班,拥有学生700余人,在编教职工47名,其中党员教师18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高级教师7名,一级教师29人,以及本科学历教师45名。此外,市区级骨干教师17名,其中包括市教学明星1名,市教学能手1名,市教坛新秀1名,区教学能手3名,区教坛新秀2名。另外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证书持C/B证人数为46人,持证率为97.9%;其中11人获B证,持证率达23.4%。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逐步构建了以“赓续红色基因,铭记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为特色的德育品牌,并发展了以定向运动、足球、篮球、口风琴、绘画等为主的体育艺术特色。学校在综合评价教育改革,特别是在数字赋能、五育并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此外,学校以培养具有正直、志向、灵性、雅致、勇敢“五气少年”为标志的教育质量,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民众的满意。近年来,学校荣获了包括省体育特色学校、省健康促进银牌学校、省中小学“数字家长学校”、省院士科普基地学校、省“真理的味道”思政品牌建设基地学校、市第一批中小学阅读引领学校、区四园联创暨德育工作考核一等奖等多项省市区级荣誉,社会美誉度持续提升。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2024年,学校在南浔区教育局党委、和孚镇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坚持走五育并举、立德树人、质量立校、特色亮校的办学之路,努力提升办学品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出彩。一年来,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容校貌有所变化,学校管理有所改善,师生表现亮点令人侧目,来访检督领导也有较高的评价。(一)校园趋于净美由于规划没赶上变化的历史原因,目前学校办学困境主要体现在场地局限与配套设施老化、缺失,对照“校舍标准化、装备现代化、食堂优等化、校园和美化”的“四化”标准我们确实已然落后,但庆幸的是抓住了2023年暑期项目,共计投入了约100万进行了硬件上的更新、维修和美化。一是完成了进校彩虹道和“涌泉”景观及地面塑胶建设,师生视觉感官有重大提升;二是设备的添置和更新,配置了会议室与报告厅2块电子显示屏,让开展有关譬如检查汇报、家长学校、文艺活动等不再那么尴尬;三是以创建优质均衡区为契机进行了音乐、美术教室改造和粉刷美化,浓郁了文艺的氛围;四是校园内局部安全上拔钉除患和卫生间修缮除臭及卫生死角整改、绿化,把学校历史和办学荣誉等进行了整理和上墙等20余项;五是召开教师座谈会,改善食堂管理。使师生生活、学习的条件和环境有一定提升。校园虽然旧陋,但不妨碍我们使之干净且有美感!(二)队伍日渐齐心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强校必先强师。一方面,按照上级要求不折不扣地组织并完成“守初心,铸师魂”师德培训;另一方面,学校既积极派人外出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向人学习优质课、展示课,又认真组织教学共同体和校本培训活动,提高常态课效率,还请了7人次的学科专家走进来开展讲座、指导,提高教师专业理论和科研水准;还有坚持队伍建设分类打造,即突-1出党员队伍树先锋,干部队伍讲服务,班主任队伍责任制,教师队伍职业化。一年来,在各级各类教师业务评比或辅导学生获奖102人次,其中市级8人次,区级94人次;另有11人次业务单项荣誉,体现了学校教师队伍的素养比较过硬。(三)学生更加出彩学生为本,学生无疑就是我们学校、老师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年来,守牢了安全底线,坚持德育为先,把握教学中心,学生表现令人侧目。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198人次,其中国家级1项,市级16人次,区级181人次,成绩不错。特别是师生共同努力下的团体项目有所有突破性荣誉,一年来获得了浙江院士科普基地学校(南浔区唯一)、湖州市中小学阅读引领学校、湖州市综合实践实验学校、2024年区四园联创暨德育工作考核一等奖等;同时还取得了区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小学组)区二等奖、鼓号队展示评比二等奖、市航模比赛团体二等奖、区定向运动第五名、区中小学篮球比赛小学女子组第五名、2024五年级体育素养监测成绩统计区第八名等体艺方面的系列成绩,确也不易!教育局党委书记姚明星和局长冯云分别于2024年4月12日、6月28日两次莅临调研和巡视指导,对学校队伍建设和办学成效,表示肯定。(四)、取得的主要效益(1)教师队伍建设是喜报频传,一年来教师参与业务比赛或专业发展上获奖77人次,其中市级3人次,区级74人次。其中有陈惠萍老师等10人获2023学年系统考核优秀称职被区委组织部和区人社局联合发文通报嘉奖;有孙丹英、张颖老师2人获得区第二届“教育园丁奖”。沈凤华老师等5人获和孚镇“最美教师”先进个人奖励;原汤丽霞所带501班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金玮薇老师获评区优秀德育工作者,陆凯平老师获评区、市优秀导师,陈惠萍获评“新锐班主任”、孙丹英获评“功勋班主任”称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实施“青蓝工程”,素养资深教师沈晓丽、徐伟、祝锦屏、章宇梅、孙丹英等不仅做最好的自己,工作孜孜不倦,还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协同培养了如陆凯平、沈虹月、朱佳铭、孙佳晔等一批新生代力量的崛起,从而基本实现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2)学生素养,本年度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才艺比赛区级以上获奖共155人次(占比22%),其中国家级1项,市级19人次,区级135人次。其中501张栖(书画和英语素养)、601史珺浩(航模和科创)等同学特别突出,多频次参赛高等次获奖;502严晨薇参加今年市首届“小小科学家”青少年科创素养大赛“科学探究”赛道获得二等奖,着实不易!(3)学校层面今年也获得1项省级,3项市级,3项区级的荣誉,市区级比赛获奖及展示交流10次。特别要说明的是授予浙江省“真理的味道”思政品牌建设基地学校荣誉,拍摄的宣传微视频“寻找校史里的红色印记”由省教育宣传中心在全省范围推送,很好的提高了学校美誉度。另外2024年度德育考核暨四园联创再获一等奖,体现我们的德育工作卓有成效。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由于规划未及变化的原因,学校只能开一扇东门,无法实现人车分流;天然的运动操场未曾改造,也没有室内体育场馆,风雨天气无法开展体育活动;目前的教学楼教室仅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求。是预制砖混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师生厕所破旧需改造维护等。校园环境的美化、绿化、净化以及品质提升。在开发烈士命名的学校文化价值和塑造学校特色方面,尚需加大努力和深度挖掘。(2)软件建设方面存在不硬的问题。一是队伍建设上存在年龄结构性失衡、学科上偏差,教师平均年龄为约44周岁,学校教师的专业背景与其所教授的学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加上缺乏不同层次的学科带头人,班主任能力需提升,年轻教师的内在动力亦显不足,科研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在课程建设和质量提升方面面临挑战。课程上缺乏完备的顶层设计,这导致了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和混乱,缺乏必要的逻辑性,进而影响了学生构建系统性知识的能力。红色文化与课程内容的融合程度不足,未能成为教学的核心要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特色教育的成效。三是学校总体美誉度不够高。主要表现在师生评比获奖面和奖级、教育质量管理、年度发展性目标考核、学校特色凸显和宣传方面不强、不力。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争取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逐步改善办学硬件;另一方面立足现有条件,发掘主观能动潜力,能做到的坚决做到,暂时不能做到的争取逐步做到。下一步将致力于每位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健康关怀,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将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以教学活动为中心,视质量为教育的生命线,科研作为引领,师资作为基础,管理作为支撑,致力于打造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在本区域内具有独特教育特色的农村学校。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7年9月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