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湖州市南浔区融媒体中心
单位名称 | 湖州市南浔区融媒体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陈建伟 |
住所 | 湖州市南浔区南林中路660号未来广场A2楼23层、24层 | ||
开办资金(万元) | 319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347.15 | 期末数(万元) | 339.71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宣传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新闻宣传工作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推进我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负责“两微一端”、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的融合运行;根据全区宣传重点,落实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积极开展与区外媒体的合作交流,配合做好外宣工作;负责全区新闻宣传等相关社会服务。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5MB1E396986 | 举办单位 | 中共湖州市南浔区委员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主管部门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围绕中心工作,聚集合力做好主题宣传。聚焦主题宣传,紧扣中央、省、市、区下达的各项宣传报道任务,围绕“做强主流媒体、深度强化融合”目标,组织开展宣传贯彻全国两会、党纪学习教育、高铁新时代等重大主题报道,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两会”“奋进‘三个年’”“小巨人·大脊梁”“现场直击”等主题宣传32个,截至目前,在南浔发布微信公众号、今日南浔客户端累计发布各类信息近2.7万条(篇),总阅读量近1050万。外宣出圈出彩,央视《新闻联播》录用播出9条,国家级、省级录用稿件500余篇(条),浙江卫视《新闻联播》10条,浙江之声《新闻联播》17条,新民晚报整版报道22余次;采制的《浙江湖州:高杆船技演绎“真功夫”练市船拳水上绽放》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为上半年电视新闻协作优秀作品。获得浙江省新闻三等奖1件,实现零的突破(在全省新成立的28个区级媒融体中心中第二个实现浙江省新闻奖的突破);浙江省县市新闻奖10件(其中一等奖3件),实现跨越式发展。(二)围绕创新融合,铆足精力做好“拳头产品”。聚焦新闻创新,深化与浙报集团融媒共享联盟合作,加强优质原创内容产出,充分利用浙报集团现有平台资源,实现多渠道同频共振。聘请浙江卫视优秀编辑,邀请浙报湖州分社组建智囊团,采取每周专家在浔坐诊、驻点办公指导等方式,通过帮、带、教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中心采编人员的策划、写作、采访、编辑能力与水平。聚焦“拳头产品”,依托南浔发布微信公众号、今日南浔客户端等平台,做强做好“高铁来了”“奋进‘三个年’”“深读”等专栏,累计发布文章近1200条(篇)。不断强化短视频输出,提升融媒影响力,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短视频“拳头产品”,短视频生产与传播力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例如“聚焦两会”专题获得8.4万阅读量;“南浔骄子”等视频好评不断,如葛建雄、钱贵荪纪录片播放量超2万;短视频《吴承恩,曾在南浔这里捐建了一座古桥》阅读量超16.1万;《央视名嘴“撒贝宁”来南浔了》点击量25.2万。(三)围绕品牌打造,挖掘潜力提档新媒体能级。优化新媒体平台能级,中心网络电视安全播出无事故,圆满完成春节、全国两会等重要保障期间安全播出任务。全媒体平台“浔粉”数量实现的“量变”,截至目前,今日南浔客户端下载量超50万、注册用户超30万,半年度增长3万人,日活接近5000人,“ShuijingjingNanxun”脸谱、推特两大专页粉丝数合计超8.9万,阅读量超370万次,互动数近12万次。做强浔工惠平台,全年发放浔工惠等各类消费券金额超783万元,参与人数近9万人次。上半年开展浔工惠系列车展第二期比亚迪专场,承接部门基层工会新春、端午等年节福利发放,开通工会职工年度福利自主采购通道,强化工会资金监督使用。拓展指尖饭卡场景应用通道,接入“福利plus”线上商城,打通指尖饭卡线上直购、美团外卖模块,单周美团外卖突破200单。(四)围绕队伍建设,“赛马争先”提强干部能力。锚定区委“三个年”工作要求,以“干部能力提强年”为主切口,立足自身实绩,打造融媒“1+N”年度比武大擂台,以常态化的排名比赛、指标比拼、业务比武,实现分层组织、分类考评,在赛马争先中检验学习成果、提升干部能力。建立“90后”后备骨干青年库,制定年度“项目首席负责制”,引导骨干青年与对口项目双向奔赴。推行绩效考核制,激励干部职工“比学”有动力,“融合”有目标。(五)围绕影视文旅,聚焦“全域片场”集成供给。聚焦打造长三角全域片场影视基地目标定位,在剧组招引、片场打造、政策保障等方面,针对性出台激励引导政策,成功跻身短剧赛道,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影视圈已形成一定知名度。打造短剧集聚地,完成南浔古镇、菱湖老人民医院、练市影视工厂场景基地建设3个并投入运营,双林镇老酒厂基地正筹备改建。梳理打造历史遗迹、生态景观、建筑设施等六大板块1006个拍摄点位,截至目前累计招引在浔拍摄《世上只有妈妈好》《命运交换》《六年后》等剧组150余个,总投资近2000万元。完成区内首部从导演、演员、拍摄、制作、推流全流程一体化的微短剧《破解姊妹的连环计》,首部南浔文旅微短剧《我看你是故意的》,实现影视产业全链条从“供”到“产”。组建影视拍摄联盟和演员公会,引进横店、湖州等3家演员公司,形成600-800人的演员资源库,整合资源、多方联动,提升群演素质。配套服务再升级,与东阳、苏州等地多家服化道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解决我区服化道短缺问题,相关配套产业公司落户南浔5家,浔影人才公寓住宿业务成绩袭人,9月来持续满房接近饱和,影视产业发展势头成效显著。(六)围绕产业发展,群策群力布局多元化格局。积极探索产业经营新路径,全力打造广告传播、影视文投、档案服务、少儿培训、活动策划、亲子研学“6+X”多元化经营格局,产业链发展稳中有增,圆满保障全区重大活动项目的顺利执行,各项运营指标同比稳步增长,全年预计实现经营性收入3200万元。一是探索采编分离机制,将新闻采编业务与产业经营业务分离,大力推荐视频摄制业务,在镇街视频号托管上实现突破,把牢短视频市场主要份额。抢抓“一镇一节庆”契机,主动对接乡镇文旅活动板块,发挥方案策划、媒体宣传、资源统筹优势,活动承办上打开新市场;二是提档升级档案赛道,拓展国有档案服务公司专业能力和运营水平,抢抓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档案服务业的空白,截止目前已为全区20余个部门,开发区、双林等7个乡镇100余个村(社区),新开、强村富民集团以及湖州、金华、丽水统计局等提供档案整理服务,全年度营收预计突破200万元;三是以学带研,业务发展不断扩大,在原有小主播、小记者、美术等各类课程培训和寒暑期托管服务的基础上,融媒教育新设立科技类(少儿机器人、编程)和体育类(篮球、游泳)及其他相关培训课程,各类课程培训业务共计招生700余人次,营收140万元。探索“研学+旅游”模式,打造集乡村研学、文化研学、产业研学于一体的全域研学经济新业态。截至目前已与全国13家旅行社、47所院校明确合作意向,今年累计接待研学13.8万人次,带动研学消费超800万元。四是集市升级,业务发展增添亮点,通过垂虹公园集市的成功运营的经验,在保证集市产品优化和业务升级的同时,积极对接水晶晶公园和古镇景区管理方,鼓励商家引入餐车经营美化集市,打造融媒体集市运营新亮点。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2024年,南浔融媒体中心在新闻宣传、运营创收、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媒体深度融合认识不足,主题报道和评论可读性、耐读性不高,主动策划、创新意识不强,今日南浔客户端用户粘性不高,缺少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不够,也存在一定的偏向,在产业拓展方面,缺少市场可操作性数据等。 | ||
四、下一步打算 | 2025年,融媒体中心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按照“稳住基本盘,发展新产业”的思路,努力开创新局面。主要体现在:1.重构融媒发展格局。调整管委会、编委会、经管会职能及相关人员配置,使之匹配、适应当下新形势。探索下属国有企业经营化运作新模式改革,建立以岗位责任与工作业绩为依据的新的薪酬分配制度。根据业务板块分类分别考核。2.新闻宣传方面。稳住基本盘,保质保量完成区委、区委宣传部布置的工作任务。践行党媒使命,聚焦中心大局推出系列专题专栏,不断提升主题报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强化精品意识,重点在新闻领域奖项有新的突破,在央视《新闻联播》《浙江新闻联播》等国家级、省级电视栏目持续“有声响”。持续推动文风改革,构建起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提升媒体品牌影响力。3.产业发展方面。巩固现有产业,不断发力新赛道,力争实现大突破。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10月进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更换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