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3登记管理/col/col1229861048/index.html年度报告/col/col1229861052/index.html
  • 当前位置:

    首页
    > 登记管理 > 年度报告

湖州市南浔区练市人民医院、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中心卫生院

    日期:2025-04-14 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字号:[ 大 中 小 ]
单位名称湖州市南浔区练市人民医院、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中心卫生院法定代表人张国荣
住所  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湖盐中路131-1号
开办资金(万元)3195经费来源差额拨款
年初数(万元)3479.03期末数(万元)3261.18
宗旨和业务范围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与卫技人员培训。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525471171850Y举办单位湖州市南浔区卫生健康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初心如磐,使命在肩。2024年,是卫生健康事业承压前进、砥砺前行的一年,也是练市人民医院奋力赶超发展的决胜之年。全院上下凝心聚力,实干笃行,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努力攀升的向上曲线,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发展成绩。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业务情况1.2024年1-12月,实现医疗总收入11000.87万元(含社区),同比增长3.74%;门急诊人次238136人次,同比下降3.7%;出院人次10717人次,同比增长52.69%;门诊均次费用166.13元,同比下降0.26%;住院均次费用3739.02元,同比下降16.36%;药品收入2288.29万元,同比下降5.76%,药占比26.71%,同比下降4.96%;检查检验收入2652.33万元,同比增长22.27%,占医疗收入的30.96%;医疗服务收入3392.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9.45万元,增长19.75%;手术例数1471例,同比增长8.48%;三类及以上手术165例,同比增长135.71%,微创手术221例,同比增长5.24%;卫生材料费用767.2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4.93万元,下降14.96%。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支出12.22。二、亮点工作(一)这一年是党建引领、深度融合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深做实党建品牌,以“医企健康共同体”建设工作为契机,持续推进党建联建。围绕服务群众、学科建设,业务提升等目标,开展健康义诊、健康讲座、救护培训等活动20余次,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活力,深化品牌内涵。积极创新谋划党建与业务融合载体,开设“练医小课堂”,由党员专家及红色导师结合自身专业特录制系列科普视频。全年共发布视频11条,转发近2000次,观看人数达5000余人次。(二)这一年是深化医改、提质增效的一年。1.成立骨科联合病区,书写业务发展新篇章。借助牵头医院的规模、设备、技术、人才上的优势,成立骨科联合病区,通过技术和人才的深度交流,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我院骨科水平迈向新台阶。手术患者占比较去年增长102.36%,三四类手术例数较去年增长197.83%,微创手术例数较去年增长313.33%。CMI1.05,同比增长77.96%;RW>2病例占比17.01%,同比增长218.53%。2.内外科学科分组,专科化发展显成效。今年1月份内外科诊疗先行分组,将内科分为四个医疗组,外科分为两个医疗组,整体运行成效明显。内外科收治病种数量增加29种,内外科出院人次增加4029人次。3.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竞争力。逐步完善“大专科小综合”体系建设,以代谢病诊疗中心为发展重点,以点带面、多点开花,肾内科、疼痛科手术有序开展,更好地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我院今年成功申报并主办市级继教班2次,有效推动我院泌尿外科和骨科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创新诊疗思维,提高诊疗能力。4.推进中医文化,中医影响力明显提升。配合完成国家级中医药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中西合璧,打好组合拳。今年以来,中医科沈红亮主任中医师联合内科病区进行联合查房,中西结合治疗服务451人次,在不少常见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及反响。5.腾空间调结构,医疗成本显著下降。一是对抗菌药物使用加强监管,出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项考核制度,抗菌药物各项指标下降明显,DDDs下降至40以内;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下降至20%以内;药占比21.7%。二是对检验试剂和部分医用耗材进行院内遴选,降低试剂和耗材消耗成本,百元耗材下降25%。三是检验检查工作互认的推进,我院从刚开始处于落后的精准调阅率,通过专题会议,责任到人,明显提升。(三)这一年是引育人才、优化队伍的一年。1.聚焦需求,精准人才招引。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驱动,做好多渠道人才招引工作。按照医院学科发展要求和人才梯队建设,通过紧缺急需人才招聘、优先招聘、公开招聘等方式大力开展人才招引工作,充实专业技术队伍。2024年招聘到岗20人,其中骨科副主任医师硕士1人。2.精培细育,定制培训计划。为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加强医护团队人才培养。今年完成上级医院进修学习25人(临床13人护理12人);上级医院进行规培学习12人;一人参加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研修班;完成全科医生提能强化培训4人;2位新上任护士长成功完成上级医院参观学习;成功培养1名糖尿病专科护士,推动了我院护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3.多元赋能,激发人才潜能。在区卫健局组织的第二轮医管专员、卫健青苗选拔以及首批95后年轻干部综合比选中我院1人入选95后年轻干部。目前医院共有医管专员1名、卫健青苗2人,95后年轻干部1名。医院新推选1名正高级专家作为湖州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四)这一年是筑牢网底、守护健康的一年。1.服务站分级分类改革有序推进。在区委区政府、区卫健局的大力支持下,服务站分级分类改革有序推进,服务站环境得到大幅提升。农兴站、姚庄站、荃步站、横塘站、朱家埭站均已迁建(改扩建)完成正常运行;民安站、水口站、严家圩站、召林站已基本完成建设;钟家墩、中心站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即将完工;杨树河即将开始内部装修。2.分级诊疗初显成效。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今年共完成居民健康体检23161人次,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14836人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7.42%;按要求完成各类民生实事项目及惠民提质行动。1-12月双向转诊门诊转诊3350人次,住院转诊1766人次,住院转诊较去年同期增长43.23%。为辖区居民提供全面的疾病早筛、早诊、早治工作,真正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医疗服务模式。(五)这一年是智慧赋能、舒心就医的一年。1.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以电子病历、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为抓手,以医疗管理数字化为导向,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陆续上线临床用血系统、上线医保电子外配处方2.0、中药代煎处方建设、部署智能院感系统、上线浙里办“安诊儿”,完成“在线取号”功能扩展,实现提前14天开放号源且基层号源的开放率达到100%,增加患者预约挂号便捷性。2.服务模式进一步延伸。患者出院并不代表治疗的结束。医院转变服务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上升到以健康为中心,持续探索家庭病床、居家康复指导及互联网+护理等专业医疗护理延续性服务。今年共完成互联网+护理57单,家庭病床185张,持续做好送药上门等服务,获得了百姓的一致认可。今年共收到锦旗39面,表扬信2封。热线投诉件58起,同比下降49.57%。(六)这一年是正风肃纪、强化监督的一年。医院将反腐整治工作作为常态化工作常抓不懈,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工作为抓手,推动日常监督工作提质增效。今年开展集体谈话2次,提醒谈话52人次。将警示教育作为中层干部培训的必修课,今年开展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党纪教育一刻钟”学习14次、党组织书记上党课(清廉教育)4次、开展重点岗位、重点人员警示教育7次。(七)这一年是安全监管、夯实责任的一年。1、落实落细日常巡查。以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检查、燃气安全、防汛备汛检查、安全生产月宣传、隐患排查整改等等为抓手,夯实责任,强化担当,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2、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一是通过增加监控位置,并将所有监控内存保存90天以上;二是安装了X光安检机、金属检测安检门、危险液体检测器等设备,防止有人携带违禁物品进入医院;三是大门口和急诊门口安装了防撞钢栏,防止违法人员车辆冲撞人群;四是今年开展2次全院性灭火及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筑牢安全防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成绩的取得固然可贵,但是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新医院建设目前还未到预期进度,老医院基础设施及停车条件已不能满足群众就诊需求。专科能力建设不强,高精端服务能力不足。接下来,医院将继续创新工作举措,深化管理内涵,持续质量改进。
四、下一步打算成绩催人奋进,未来任重道远。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们练市医院搬迁启航之年。以“六力”为核心,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一是党建引领发挥领导力。以党建引领促发展,持续擦亮党建品牌。二是学科建设提升竞争力。牢牢把握新医院搬迁启用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以“全面建设、逐级提高、重点打造”为指导原则,逐步完善“大专科小综合”体系建设,以代谢病诊疗中心为发展重点,兼顾一般学科和薄弱学科,积极对接省、市知名医院进行学科共建或专科联盟,细化亚专科高质量发展。三是医疗质量强化监管力。医疗质量是核心,要持续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病人安全为工作重心,通过加强科室自查与职能科室督查力度,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四是智慧赋能挖掘驱动力。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五是人才建设增强创造力。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引进和培养亚专科高端复合型人才。大力推进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与任用,以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院发展。六是文化建设提高软实力。打造“客人至上员工第一”的医院文化,充分运用新媒体宣传医院正能量,提升群众认可度。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情况一:2024年度(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申请了变更登记,变更登记具体内容:名称变更,变更登记时间:2024年9月10日。
相关资质认可《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9年7月11日。《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5月16日。《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至2026年07月26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无。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无。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