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3登记管理/col/col1229861048/index.html年度报告/col/col1229861052/index.html
  • 当前位置:

    首页
    > 登记管理 > 年度报告

湖州市南浔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日期:2025-04-14 来源:事业登记系统 字号:[ 大 中 小 ]
单位名称湖州市南浔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吴平
住所  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朝阳路666号
开办资金(万元)428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390.06期末数(万元)378.03
宗旨和业务范围承担科技咨询、技术孵化、新产品推广等公共科技服务工作;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服务工作,为项目的立项、衔接、评估和调整等提供服务;承担科技人才的引进、培育和服务工作;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协助企业建立技术依托;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525673888593T举办单位湖州市南浔区科学技术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科技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今年以来,我们聚焦“人才强区、创新强区”首位战略,坚定不移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具体如下:1.明确分工,压实责任。为确保机构改革后各项职责有效落实到位,细化“三定”方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分工,将机构改革后整合的各项职责细化分解到各科室,确保各项工作职责落实到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2.聚焦主业,履行职责。围绕企业培育量质双升,创新平台稳健提升,深化科技企业创新行动;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围绕全区产业体系,以重大人才工程为依托,切实针对企业需求开展菜单式精准招引。3.加强协助,当好参谋。协助科技局组织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的前期工作,指导和帮助入驻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为计划入驻企业代办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手续。协助局属科室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受理、咨询、评审、验收等工作。(二)主要效益1、主要指标增幅明显: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48%,提升0.11个百分点,占比和增幅均居全市第3;全区创新指数112.5,列全省第33位,比上年提升10.9,增幅全市第2;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1.7亿元,增长8.4%,增幅居全市第3,占规上工业比重为61.9%,同比增长4.7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1;规上企业研发费用29.1亿元,增长3.7%,占营业收入比重2.5%,同比增长0.07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2。2、企业培育量质双升: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3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5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22家,数量达历史新高;入选省“尖兵”项目1项、“领雁”项目4项,项目数历年最多,列全市第2;入选市科技计划项目29项,市揭榜挂帅项目1项,入选省“两新”重大科技成果推广清单4项;参与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入选国际合作奖1项,项目数历年最多。3、创新平台稳健提升:认定市级研发中心48家,申报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3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新增省级重点支持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创新站1家、市级博士创新站7家。与浙大合作共建的南浔数字农业产业研究院正式启动全面运营,江南大学(南浔)未来食品产业创新中心签约揭牌,正大水产(湖州)有限公司与海洋大学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入选全省第二批重点实验室认定清单,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共建创新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科研转化平台。科创生态活力涌动:顺利通过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验收,组织承办全国分子筛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论坛、“百名教授南浔行”光电(显示)产业、低空经济等产业对接会活动5场,汇聚分子筛应用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科研院所等专家学者400余名,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5个。校企间产学研合作加深,达成横向科技合作项目35个,产学研合作资金达2000余万。4、双招双引成果丰硕:申报各类国家人才项目21个,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3个,省级人才计划5人,入选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个。签约半导体及光电产业链项目8个,总投139亿元。1-10月,全区签约科技人才项目62个,其中完成市级新认定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37个,其中博士级以上人才项目40个,累计投产运营31个、设备安装阶段13个、装修阶段18个。入选第九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0强项目2个,入选省首批次新材料应用示范指导目录1项,正在申报升规企业3家,通过高企认定(公示)企业3家,完成市级以上计划立项项目4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争取协调上级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的主动性不够2.服务质量不够高。由于科创中心人员和区科技局业务科室混岗混编,承担看大量的行政业务工作,因此工作精力方面有所欠缺,单位服务功能不全,为企业提供的专业性服务质量还不能满足需求。3.影响力有待提升。科创中心缺乏全方位配套服务,科技资源共享和集聚程度低,科技创新的合力优势没有形成,缺少特色亮点工作,影响力不足。
四、下一步打算下一步,我单位在区科技局领导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总要求,聚焦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中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立足“人才强区、创新强区”首位战略,围绕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的发展目标,通过“融沪协同”“共同富裕”两条关键路径,落实“五强五促”重要举措,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全区科技创新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07月11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无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无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