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湖州市南浔区文化馆
单位名称 | 湖州市南浔区文化馆 | 法定代表人 | 宋玉龙 |
住所 | 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向阳路601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19.61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6.04 | 期末数(万元) | 19.61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区级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存展示活动;开展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群众文艺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数字化服务和对外交流合作;指导全区文化馆(站)、非遗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业务工作;承担各类文化(文艺)人才、非遗保护人才的培养,组织开展基层文化业务干部、社会文化工作人员、社会文艺骨干、文艺团队的辅导和培训;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掘和资料整理,征集、保存实物和资料等。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5693884645Q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南浔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湖州市南浔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履职情况公示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推进公共服务阵地建设。高标准推进省厅文化设施建设任务,不断优化文化空间布局,新增文化驿站1个、城市书房2家、“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2个等新型文旅空间。完善镇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菱湖镇新文体中心建成并对外开放,双林镇、善琏镇、旧馆街道新文体中心有序推进。金融网点新型公共文化“微单元”入选浙江省公共服务新场景建设试点培育名单。新增省一级、三级旅游驿站各1个,弥补了一级站的空白。2.共享高品质文化生活。以“品质文化生活圈”为载体,圈出多彩多元文化生活。深化“文艺赋美”工程,今年以来,在景区、商圈、公园等人流聚集地开展文艺赋美出300余场。“打好亲子文化牌,赋美古镇亲子游”获2023年浙江十佳文艺赋美案例。承办2024年南太湖艺术大赛舞蹈专场比赛。开展“浔艺”公益系列活动、公益演出季活动、送戏下乡、文化走亲、“幸福夕阳艺养天年”等文化活动800余场,送书下乡30000余册,受益人次达50余万人次。3.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积极挖掘地方特色,创作音乐《运河柳》《故乡三道茶》,舞蹈《静水伊人》《练市船拳》,小品《圆梦桥》等文艺作品7个,舞蹈《静水伊人》《练市船拳》在省级比赛中荣获金奖。围绕东西部扶贫协作、“山海协作”、“南吴协作”要求,与四川广安区、丽水松阳县、江苏吴江区开展结对文化走亲活动和文化旅游宣传合作,成功举办广安-南浔文化走亲文艺演出、《江南秘境梦浔山海》文化交流会、《新江南美四季》评弹剧等活动。4.激活文化基因。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基因,围绕“嘉业藏书楼”文化基因,将“钦若嘉业”“藏书文化”“傻公子”等IP进行文创转化,将嘉业堂辅楼打造成书房+茶咖+文创的时尚社交空间。举办2024年中华晒书会主场活动(湖州),进一步弘扬藏书文化。“南浔古镇景区迭代提升项目”“湖丝文化基因激活项目”“湖笔产业振兴项目”申报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培育项目。5.平稳有序助推双减工作。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双减”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加强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的注册及监管,截至目前,已纳入全国监管平台50家,全流程跑通50家,准入机构100%完成纳管。与教育局联合开展爱心培训券工作,受益儿童达59人,为其节约培训费142115元。处理投诉举报12件,响应率、满意率均为100%。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不够;2.文艺团队培育有待提升。 | ||
四、下一步打算 | 1.狠抓重点考核指标。高质量发展指标(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目标22,在提升数据的同时,抓好支撑台账;抓好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指数(CMDI)评估,争取进入前30;所有文化类赛马指标保三争二拼第一。2.在争先创优上再接再励。主动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积极争取文化基因激活标志性项目、公共服务新场景建设试点、文化馆一级馆复评等。3.建“好”、管“好”、用“好”主阵地。完成基层文化场地设施建设任务,力争9月底前城市书房、文化驿站、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通过省级验收。加强例年省、市民生实事项目的督查,确保场馆按公示时间对外开放,每月开展活动不少于4次,同时做好相关台帐,以备上级督查。4.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全年完成送戏下乡不少于250场次、送书不少于2万册次、送展览讲座不少于450场次,开展县级文化走亲(输出)不少于12场次。培育好文化志愿者队伍,开展高品质“文艺赋美南浔腔调”演出活动,打造高频、特色的文艺微景观示范点2个,特色品牌2个。5.丰富文艺产品。培育本土团队创作舞蹈作品2个,音乐作品2个,小品(小戏)2个,为下一届南太湖艺术大赛做好储备。提升小戏《九九面》参加省赛。6.推进“文化基因激活”工作。重点围绕“丝韵、笔韵、水韵、古韵”等文化基因,优化激活利用渠道,塑造转化利用新成果2项,配合全市培育“丝、笔”2个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7.规范艺培机构。进一步对全区艺术类培训机构加以排查,完善数据库。多部门联合对艺术类培训机构消防安全进行整治。加强对艺培机构的监管,推进全国平台的纳管。进一步规范我区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切实维护学员的合法权益,引导艺培机构健康发展。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4月03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