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湖州市南浔区双林人民医院、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中心卫生院
单位名称 | 湖州市南浔区双林人民医院、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中心卫生院 | 法定代表人 | 张国荣 |
住所 | 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富强路172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4050 | 经费来源 | 差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4995.3 | 期末数(万元) | 5079.6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卫技人员培训及相关服务。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547117180XK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南浔区卫生健康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双林人民医院紧紧围绕市、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在区卫生健康局、双林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坚持“1+5工作体系”(党建引领+优化就诊环境、改进医疗质量、加强安全生产、提升运营管理、做实公共卫生),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医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成效汇报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重点指标完成情况1-12月业务总收入9996.96万元,同比减少1.46%;门急诊225991人次,同比下降-6.21%;出院10870人次,同比减少1.37%;医疗服务收入占比38.57%,同比增长2.35个百分点;门诊均次费用184.48元,同比增加4.54%;住院均次费用4208.98元同比减少2.31%;药占比22.11%,同比下降1.71个百分点;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14.75元,同比下降3.14%;三四类手术占比17.59%,上升2.09%;CMI值0.8364,RW≥2病例数1.97%,同比下降1.11%。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及主要成效(一)用好“金钥匙”推进“大融合”用好党建这把“金钥匙”,充分发挥党总支“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切实加强院内思想引领能力、全员凝聚能力、担当落实能力、变革塑造能力、服务群众能力、拒腐防变能力,画出全院上下最大“同心圆”,同步迈向“新医院”时代。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书记院长常态化沟通机制、班子沟通酝酿机制,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党建工作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以强医惠民指数评价管理办法为导向,着力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促业务,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2.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教育,改变思想,引导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实干争先,加强团队建设,提升个人能力,勇于担当,争做有理想有情怀的医务工作者,形成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的良好干事创业的氛围。3.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深化理论武装,用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党纪学习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强国APP等载体,建设高质量、专业化党员队伍。(二)把好“质量关”激活“内驱力”以党建引领,带动学科发展,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加强运营管理;以技术引领夯实医疗根基,着力疾病诊治能力提升。1.聚焦专科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品牌。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定位,整合医院原有资源,成立并运行大消化科,业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4-12月消化科住院业务量同比增长59.39%。骨科作为南浔区新一轮重点建设学科已经通过中期评估,力争再上一个新台阶。2.争取优质资源,铸造百姓信赖品牌。持续深化湖州市中心医院协作医院建设,双方在党建联建、医院管理、专科建设、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医防融合、分级诊疗等方面再次“牵手”,深化合作。湖州一院、妇保院专家团队定期坐诊、手术帮扶、学术交流,专家门诊坐诊率同比提升30.5%,三四级手术占比提升3%。3.加快人才培育,夯实医院发展根基。大力开展人才招引和培养工作,通过优先招聘、公开招聘、择优紧缺招聘等方式招录人员14名,充实专业技术队伍。选派一名优秀年轻干部赴局机关跟班学习,完成管理岗位人员培训和新员工岗前培训工作。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8项,选送规培2人,完成万医进修计划3人,完成2医2护急诊培训任务,专科进修3人,为筹划新医疗综合大楼搬迁启用做好人力资源储备。4.拓宽服务领域,打造深度融合示范点。深化和善琏卫生院业务帮扶工作,全面开展联合病房和全专科门诊,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指导善琏院区规范建立手术室并开展手术,业务数量和服务能力同比提升。5.狠抓医疗质量,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一是落实“月培训月提升”活动;二是每月开展科室质量自查与职能部门督查,并纳入绩效考核;三是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健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四是以质量月刊为媒介,持续加强医疗质量改进。6.丰富多元服务,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探索体检报告面对面解读与双向转诊工作相结合的新思路,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为患者提供精准的就医指导及全闭环服务流程。此项服务结合与善琏卫生院的业务融合已经推进到善琏辖区村卫生室。7.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理解。依法妥善处置医疗纠纷,积极引导患者进入人民调解和司法程序,应对各类现场和热线投诉有理有据,公平公正。8.落实医保政策,自觉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自查自纠,积极维护基金安全;积探索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2023年度双林人民医院DRG结余400.51万元。(三)拧紧“责任链”筑牢“安全关”始终把依法执业放在首位,以“平安医院”建设为主线,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严格依法制定和执行各项制度规范,确保医院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1.全面提升就医体验与服务质量。全面推进“舒心就医”共富班车行稳致远工作十大措施,努力提升居民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满意度;开展医学检验检查互认工作,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2.构建全方位医院安全防护网。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生命第一”和“三管三必须”原则,牢固树立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提高思想站位,强化各级责任,加强源头防范。全面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工作,增加安保人员配备,完善安防设施设备,深刻吸取温附一伤医事件惨痛教训,科学落实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出入口安全检查,进一步做好一院一策防冲撞改进工作。深入开展矛盾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扎实推进维护社会稳定治理各项工作。3.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执业环境。强化“两个责任”,推进清廉医院建设,认真传达贯彻好上级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加强干部职工廉政教育,加强落实作风提优年各项举措,切实改进作风。用好清廉指数评价系统,实现清廉医院建设与综合医改深度结合,“党纪教育一刻钟”入心入脑,廉政教育落实到位,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全省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工作,严格筑牢防线,始终保持警钟长鸣。(三)做实“医防融合”守护“健康之门”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基础,进一步落实疾病“筛、建、治、管、防”一体化服务,建立预防、筛查、治疗、康复闭环管理路径为重要切入点,开启医防融合发展新征程。1.扎实推进基础建设。2024年完成雉头、城镇、华桥、七星、儒林五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提升改造,硬件设施完善的同时也增加了人员配置,持续推进基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丰富中医服务满足民众多元需求。2.强化“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管理服务。以老年人的健康体检为抓手做实老年人健康服务,以“儿童优先”为重点,充分发挥儿童保健管理,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和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3.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健全家医签约服务机制和保障机制,强化政策协同性,推进有效签约、规范履约、让群众健康有依靠。4.提高电子健康档案利用效率和质量。聚焦健康需求,做好惠民文章,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积极推进开展多病共管服务,提高健康管理协同服务、融合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业务发展后劲乏力,主要表现在服务人口持续下降;与市内、区内规模较大的医疗单位硬件和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差距不断加大;管理团队队伍老化,创新拼搏意识不强;人才招录引进困难,特别是高层次业务骨干;区域内有影响力的拳头科室、有知名度的医生不多,年轻医护人员的能力堪忧,好苗子缺乏。2.门急诊量显著下降、医疗业务发展不均衡、住院均次费用持续下降、技术水平提升不快、专科质量不高、医疗服务收入提升遇到瓶颈、成本控制存在压力,有效收入难以提升。3.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基本以完成上级指令性任务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对领导决策和优化工作人员工作流程的支持达不到预期。4.因建设资金未拨付到位,新医疗综合大楼建设项目推进缓慢,搬迁启用运行存在不确定性。 | ||
四、下一步打算 | 1.围绕中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做到明方向、定举措、破难题、建新功,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2.强化教育,涵养正气,不折不扣贯彻主题教育总要求,以廉洁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为抓手,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3.牢牢树立以业务建设为中心的根本目标不动摇,以等级医院评审、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省市区各项医改指标为标准,力争国考排名同级医疗机构中上游、业务数量质量整体有提升。4.以严格的医疗质量考核为抓手,强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和各项数质量指标控制,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5.加强与属地政府、主管局和施工方的沟通联系,尽最大努力争取新医疗综合大楼尽快实现搬迁和顺畅运行。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情况一:2024年度(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申请了变更登记,变更登记具体内容:名称变更,变更登记时间:2024年9月10日。 | ||
相关资质认可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至2026年6月24日。《母婴保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8月2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合格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