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湖州市南浔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湖州市南浔区桑基鱼塘系统开发保护中心)
单位名称 | 湖州市南浔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湖州市南浔区桑基鱼塘系统开发保护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邱璐 |
住所 | 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南林中路999号农水大楼2楼 | ||
开办资金(万元) | 5.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70 | 期末数(万元) | 3.94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宣传乡村振兴及农业文化遗产有关法律法规等,参与制定全区乡村振兴规划和年度计划。承担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产村融合发展等农村发展政策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指导。实施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计划,落实扶持政策等工作。开展桑基鱼塘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研究,承担桑基鱼塘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标识管理,协调相关宣传交流等。参与桑基鱼塘系统区域公用品牌的监管和推广工作。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5663935376T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南浔区农业农村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今年以来,南浔区始终持续坚持和深化“千万工程”,紧紧围绕“百村示范、千村和美、万创未来、城乡共富”目标任务,和美乡村建设进一步谋深谋细,着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创建、乡村经营探索、文明乡风培育“四大工程”建设,重点打造具有“江南韵、水乡情、乡愁味、人文盛、共同富”为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美丽乡村实践,积极拓宽美丽经济的转化通道,逐步实现和美乡村建设向乡村经营转变,高水平建设绿色均衡共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省级未来乡村建设,目前省级未来乡村在建村8个,其中第三批创建村息塘村和华桥村已竣工,第三批创建村山塘村总体进度为99%,第四批创建村水口村、西堡村、向阳村、许联村、民当村总体进度分别为93.2%、70.0%、81.9%、88.3%、92.9%,预计第三批2024年底前完成验收评价;省级达标村创建,在建达标村69个,目前已全部竣工;市级组团式未来乡村(美丽乡村样板片区)建设,练市镇好样田园(农兴村、洪福村和达井村)片区、双林镇莫上花开(华桥村、向阳村、莲花兜村和俞家埭村)两个样板片区均已竣工,2024年底前完成市级验收;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续建第八批练市镇水口村和菱湖镇许联村进度分别为89.9%和98.6%。续建第七批千金镇石桥村已竣工;菱湖镇山塘村进度为90%。第八批2024年底前完成市级验收;新启动的第九批美丽乡村精品村4个,善琏镇平乐村、双林镇俞家埭村、和孚镇四联村和练市镇西堡村进度分别为10%、39%、24.3%和28%。高质量开展村道提升“四化提标”,截至目前,20个行政村已全部完工。二、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严格按照市局《湖州市梯次分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总体部署,针对已掌握的整治类村庄,着重在村庄卫生保洁、基础设施建设、长效管理落实等方面,找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抓长效,按照全面清零整治类村庄,全面进阶提升类村庄,全域优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要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为高质量打造美丽繁华新江南和高水平建设美好生活新家园提供优质的环境支撑。一是抓整治,展农村新貌。在我区165个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村中,科学划分引领类21个、示范类13个、提升类115个、整治类16个,共排查梳理出368条问题短板。针对排摸出的各问题点位,强势出击进行整改,截止目前所有整治村已清理废弃垃圾395吨、清理乱堆乱放2227处、拆违拆旧2303平米、修复破损道路4522米、清家禽散养226户、清理河沟漾塘82000平米、清理田园废弃物226吨、清理违规小广告、旧标语、旧横幅2981个,共计出动人员4600余人次,投入资金87万元。截止11月底完成全部16个整治类村庄销号,实现整治类村庄清零。二是严督查,促环境提升。采取明查、暗访和交叉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对各镇(街道)共165个行政村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情况进行不少于三轮现场督查,截至目前已完成两轮巡查。每两月对镇(街道、高新区)、村进行考核排名,并评出双月考核优秀村、排名后十位的落后村(最脏村)进行亮晒通报。今年已发布5期双月考核通报。通过现场人居环境督查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发布11份整改通知单到各镇街,在通知单中设整改时间节点督促乡镇、村逐一核实整改,并进行随机抽查“回头看”,乡镇在时间节点内完成问题整改并书面反馈后对整改通知单进行核销。有效促进问题的整改落实。三是精分类,提数字赋能。加强监管,构建智慧化数字监管机制,将智慧监管全面纳入农村长效管理考核体系,通过金实了平台检查,对收集员操作不规范、设备异常等问题及时解决纠正并做好指导,对设备异常(如称重异常、图像质量不佳等)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积极解决,确保各行政村智能化收集率达到95%以上、正确率达到90%以上,切实发挥数字监管效能。今年着重对垃圾分类清运车和智能称重设备置换进行协调对接。部分村垃圾清运车已破损老化,无法继续开展垃圾清运收集工作,智能称重设备更新换代需求迫切,我局积极对接相关设备采购商,开展垃圾清运车、智能称重设备以旧换新,大量更换团购价等措施降低各村的采购成本。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三、着力保护传承乡村文化。一是扎实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第十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港胡村和一般村华桥村、民当村已完工,已于9月27日联合区财政局、住建局、文广旅体局进行区级验收,预计年底前完成省市两级验收;第十二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华桥村已完成规划编制,于7月25日已完成区级规划评审并形成会议纪要和区政府批复,8月13参加省厅规划评审,并获得了优秀等次。二是着力加强农耕文化保护,在全面做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系统”的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与各遗产地进行深入交流学习取经,12月6日,在2024年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交流会上作为遗产地代表做汇报发言。截止目前共接待国内外学习考察团共计40+批次,10月7日至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实地考察,参加第七届鱼桑丰收节。三是全球农遗体制机制完善,2月26日,在桑基鱼塘核心保护区荻港村举办《湖州市桑基鱼塘系统保护规定》“集中宣传周”启动仪式,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民间交流处副处长黄波到会致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孙贤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国荣、副市长夏坚定等参加。2024年6月起,多次组织开展《湖州市桑基鱼塘系统保护规定》有关政策文件制定调研论证座谈会,已于9月6日印发《〈湖州市桑基鱼塘系统保护规定〉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自10月8日起施行。11月11日,组织召开《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与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评审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院闵庆文等7位专家、有关部门和乡镇的讨论下,一致同意通过《规划》评审。四、积极探索乡村运营创新。已累计招引22个专业运营团队进驻79个村庄开展乡村经营,增加村民就业岗位1300多个,提高村集体收入4000多万元。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指导文件、政策规划,编制《关于乡村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南浔区乡村运营优秀村(片区)考核办法》等文件和村庄布局建设规划,对乡村运营的发展路径、产业布局、乡村建设、考核体系等进行了详细部署,引导各镇村转变建投机制,在建设前期就充分考虑后续运营问题,明确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面向社会招引专业乡村运营团队,对农村道路、农房、土地、河流、文化等有形或无形资产进行重组营运、盘活利用,将自然生态资源、人文民俗景观等乡村资源转变为实打实的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二是强化要素支撑。推行村庄资源统筹管理制,将村域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针对不同种类资源,统筹排摸管理,村集体快速全面掌握村域资源,对于优秀村编制形成《十大乡村运营优秀村(片区)资源清册》,按区域、性质、发展空间、产业禀赋、项目招引等分类动态管理,整合“碎片化”资源,全面提升资源使用效益,精准匹配乡村运营团队。三是打造乡村品牌。梳理开发“窑里不一样”、“一元茶馆”和“孤城格格”等一批乡村品牌和大IP,通过线下线上平台加大引流效应,不断提升农业附加值。向阳村引回“新农人”鲍丽莉,用优质农产品打造“菰城格格”和“桃谷久”品牌,通过抖音、淘宝等线上平台直播销售3000万元,结对低收入农户125户,带动低收入农户人均年均增收2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25万元以上。窑里村打造“三个一”宣传推广载体和一个乡村IP“代言人”(窑里里),推出“儿童友好,艺术窑里”亲子品牌,衍生“陶艺研学”等一批亲子体验项目。通过“我们在窑里村”官方自媒体账号,共计策划发布话题短视频36条,粉丝关注量达5万人,获央视、美丽浙江、学习强国持续报道,最高阅读量达到58万。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乡村运营总体还不强,人居环境还有待提升,品牌效应还不足。 |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重塑乡村功能,激活村庄经营。依托全区“1+3+N”乡村运营载体模式,招募的三个专业的乡村运营团队,定期对运营团队进行评估,激励其提升运营水平,保障片区化运营高质量开展。结合全区乡村经营优秀村(片区)名单和三大运营团队重点运营的村,培育市级中国式现代化美丽乡村(片区)6个。二是重塑乡村空间,提升整体风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动”,加强日常督考,促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抓深入抓有效抓,积极发挥“门前三包”“网格化管理”“红黑榜”“智慧化监管”等工作机制落地落实,并在工作中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做好农村人居环境和村道提升工作。三是重塑乡村风尚、弘扬文化传承。加强农耕文化保护,全力配合市局做好《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保护与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制定工作,同时全力做好浙江南浔湖羊养殖系统(列入全省第一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库)申创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积极探索传统农业系统的生态与文化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路径。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