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湖州市南浔区中医院、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中心卫生院
单位名称 | 湖州市南浔区中医院、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中心卫生院 | 法定代表人 | 陆建龙 |
住所 | 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向阳路166号 | ||
开办资金(万元) | 10548.09 | 经费来源 | 差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10097.50 | 期末数(万元) | 10548.09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卫技人员培训及相关服务。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5471171826E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南浔区卫生健康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湖州市南浔区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主要运行指标区中医院:1-12月总收入17469.74万元,其中医疗业务总收入14892.79万元,同比增长15.23%,医疗服务收入占比37.80%。门急诊356110人次,同比增长8.47%;出院14490人次,同比增长14.73%;手术2069人次,同比增长16.83%;三、四级手术占比16.96%,同比增长25.71%;CMI值0.8319;RW≥2占比1.53%。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同级中医院中我院出院病例数排名第6,RW≥2排名第13,三四级手术排名第20,时间指数、费用指数名列前茅,十大顺位病种中有三个进入前十,体现重点专科能力的病种有13个进入前十。中心卫生院:1-11月总当量为1367271,同比增长4.69%;1-12月门急诊29.91万人次,同比增长10.43%。(二))年度重点工作1.把方向、明思路,党建引领中心大局今年12月4日,医院党委正式成立,肩负时代与人民赋予的重任和使命,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深入谋划医院发展全局,谱写发展新篇章。(1)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作用,引领医院积极探索创新路径,推动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深化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以学促干强化担当。围绕“三个年”活动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14次、专题研讨会2次、党员大会2次及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开展党委书记培训、举办向阳学院“新质生产力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系列讲座14期,确保党员干部与党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3)为民服务走在先锋。围绕“强医惠民指数”强化支部建设,依托“结对共建”“中医文化夜市”“义诊解读体检报告”“医企健康共同体”等形式,深入实施“四进”工作50余次,服务3000余人,深化医防融合党建品牌建设。2.强学科、重内涵,医疗服务显著提升(1)全力培育专科优势。对标三乙愿景,深入对接长三角,通过建立“名医工作室”“专科联盟”等强化学科建设内涵。定期开展“学科路演”“学科督导”,梳理分析现有学科专科现状,明确发展路径;金晓东名医工作室正式入驻,完成近30例疑难手术;中医儿科学获批为浙江省县级中医药特色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肛肠科、肺病科成功入选湖州市第三批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急诊科、肺病科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建设;口腔科设立独立种植手术室,开展种植牙技术;重症医学科(ICU)正式开科投入运行,危重症救治体系日益完善。(2)全面建强“三支队伍”。一是锻造高素质人才。紧抓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1名,高级职称1人,新增1名浙江省基层名中医,入选湖州市“南太湖优秀卫生青年人才”3人,金晓东受聘第三批湖州市卫生健康领域特聘专家、帮带导师;二是提强行政管理队伍,以“一比二学四提升”为抓手,创新开展“月汇报·季比拼·季课堂”活动以及全体中层干部培训班1次。三是专科人才引育并举,全年招聘硕士4名、本科17名;外出进修医护21人、西学中培训人员4名、跟师名医4人、基地培训50余人次。修订职称管理办法等三项制度,落实人才项目闭环服务与管理,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院内培育生态。(3)深化医教研协同。优化院内空间布局,建成面向全区开放的中医技能培训中心,已开展培训200余人次;挂牌“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完成首批实习生培养计划;规范科研项目管理,提升科研项目质量和效益,鼓励科研创新,全年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37项,浙江省中管局科研立项5项,湖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1项,创历史新高;申办市级继教班4期,省级继教班2期。(4)持续推进舒心就医。试点建设医保工作站,便捷异地就医;针灸推拿科、治未病中心开设夜门诊、周末门诊,内镜中心开设“一站式”胃肠镜服务中心,康复科开展老年意外险试点建设;开通爱心陪检、老年人免费陪诊、“互联网+护理服务”91人次等。3.促创新、铸品牌,中医事业亮点频现(1)发挥国考“指挥棒”作用,中医九大国考指标优化提升;围绕名中医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大力发展师承教育,有力促进我院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守正创新,顾赞华、张月琴工作室获批为2024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新增5大中医优势病种,优化2个中医临床路径,提高复杂疾病综合诊疗效果。(2)“孙氏方衇”成为全区首个成功申遗的地方中医流派,百年中医焕发新光彩;“中医文化夜市”系列活动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的有力载体;创新开设“时令医话”视频号专栏,建立院内中医护理健康驿站,开展八段锦教学,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3)牵头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发挥中医健康(医疗)联合体协同发展效应,推动优质资源提质扩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面向健联体成员单位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1000余人次、集中考核3次;推动基层中医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组织全区护理人员共139人进行为期5天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和考核,并发放合格证书。4.秉初心,担使命,全力筑牢百姓“医”靠(1)强化防控,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高水平推进“无结核社区”建设,获世卫组织高度评价,相关经验在全国大会交流;扎实推进重点人群及慢病管理检测,儿童医防护健康管理获省政协主席廉毅敏肯定;推进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推广AI慢病路径化管理,全区率先开展慢阻肺健康管理工作,目前已纳入管理94人。(2)暖心服务,全面落实惠民利民政策。民生实事项目高效推进,完成城乡居民健康体检近5万人次,结直肠癌等癌症免费筛查完成率101.34%,完成省适龄女生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任务、市常住适龄儿童水痘疫苗免费接种任务、区贫困妇女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任务,浙江省免规疫苗智慧接种门诊顺利通过市级评审。(3)多点发力,基层健康保障做实做优。全年开展进村体检报告解读、义诊19场;数智调度顺畅运行,受理各类工单3万人次;围绕“巡回诊疗”下沉式服务,实现家门口医疗服务网点全覆盖,“健康直通车”发车204次,服务4000余人,发挥急救功能1次。5.深改革、强创新,内生动力全面激发(1)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以精细化理念为导向,围绕资源最优配置与“开源节流”并举的双重愿景,完成绩效方案改革与职称评审方案等重大制度修订。构建覆盖人、财、物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医院2025年收支运行。拟定“节能降耗活动年”方案,发挥党团力量,营造全院节能降耗文化氛围。(2)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启动财务数字化运营平台,上线“医保DRGS医院智慧运营”“医保收费监督”两大系统,完成电子病历系统四级改造,率先完成医保药品码追溯信息采集,加强费用审核监控,定期自查自纠。(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压实平安医院建设责任,严格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开展培训、演练,完善配套设施,从人防、技防双方面保障医院安全。荣获“2023年全市平安医院”称号,一季度重点单位消防指数工作全区首位。6.强监督、重惩防,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聚焦干部作风提优,强实干担当之风、优暖心服务之风、塑清廉干事之风。对全院各项制度特别是重点部门的管理制度、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新修订制度20余项,同时利用钉钉等信息化载体来规范流程运用,防范清廉风险,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杜绝“慵懒散慢”,加大对科室负责人工作的执行监督并细化绩效考核;闭环跟进“医点通”“12345”热线办理,加大处罚力度,强调个案分析,各类投诉处理率100%;持续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检查和纪检监督检查整改项目共10余次,以点扩面促进医院整体服务能力。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回首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区中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浪潮”汹涌,经济运行压力增大,医疗服务规模、综合竞争力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 ||
四、下一步打算 | 1.突出中医特色,实施差异发展。争取引入儿科名中医工作室,助力浙江省县级中医药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根据学科建设与患者需求,新设乳腺、胸外等特色科室,呼吸内科新增慢性咳嗽门诊、妇科新增宫颈阴道门诊、皮肤科新增痤疮门诊,实现差异化发展。2.医保变革引领,撬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强运营、重管理、提效能”为核心,建立“DRG为核心的成本核算体系、临床专科运营管理体系、DRG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三大体系,应用波士顿矩阵四象限图,平衡学科发展与成本管理关系。3.强化医防融合,实现健康直通。强化中医药康复服务,紧抓“云上健康图”契机,用好“巡回医疗”、家医服务、“浙里护理”等载体,打通就医“最后一公里”。4.推进中医健康(医疗)联合体建设。多方施策突破发展制约,聚焦打造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服务优质高效的中医医疗体系,扎实推进健联体各项工作。5.深化清廉建设,共筑医院清风。强化“四责协同”,完善自公立医院至服务站清廉建设评价体系。提升“望闻问切香远医清”清廉品牌影响力,打造医院强大清廉宣传教育阵地。聚焦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实施智慧监管全流程、精准风险防控,确保医院清廉建设始终走在前列。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情况一:2024年度(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申请了变更登记,变更登记具体内容:名称变更,变更登记时间:2024年9月11日。情况二:2025年度(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申请了变更登记,变更登记具体内容:因医院2024年末净资产值大于原开办资金的20%,进行了开办资金变更,变更登记时间:2025年2月14日。 | ||
相关资质认可 | 《医疗机构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11月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举办单位对本单位的绩效考评及结果:合格。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