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 113305250025653474/2024-0195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南浔区发改局 | 发文日期: | 2024-07-23 |
文 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内容概括: | 湖州市南浔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区四届政协三次会议第002号提案答复的函 |
索 引 号: | 113305250025653474/2024-0195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南浔区发改局 |
发文日期: | 2024-07-23 |
文 号: |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内容概括: | 湖州市南浔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区四届政协三次会议第002号提案答复的函 |
湖州市南浔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区四届政协三次 会议第002号提案答复的函
浔发改函〔2024〕3号
民进南浔区基层委:
贵组提出的《提升“上合区”综合能级 实现接轨上海长效机制》第002号议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南浔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大都市圈发展战略机遇,立足“湖州接轨上海桥头堡、对外开放东大门”发展定位,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塑造全方位融入格局、打造高能级开放载体、拓展各领域合作共赢,努力把南浔打造成长三角强劲活跃新势力,为南浔在深度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中破局起势、全面成势注入强劲动能。聚焦“上合区”综合能级建设,我区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在战略上,坚定不移把接轨上海作为一号战略,打“上海牌”、举“创新旗”,构建“中心极化、两翼北进、菱和振兴、南部开发”区域总体生产力布局,推动优势资源向中心城区集聚,做强沿高铁经济带,打造沪湖绿色智造廊道,高站位探索谋划“长三角两省三市重要节点”。
二是在交通上,对标上海都市圈西翼重要枢纽节点定位,加快构建以3条千吨级航道、4条轨道、5条高速为核心的“双外环、双枢纽”交通新格局,形成联通沪苏杭三个“万亿俱乐部”城市的“半小时轨道交通圈”。目前已与上海铁路局达成协议,沪苏湖铁路正式通车后,将开通长三角旅游通勤专列;协同上港集团共建智慧物流园,完善跨区域通关机制和长三角区域水运合作机制。
三是在城建上,赋能升级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总体按照“3+1”布局“智能制造、创新驱动、古镇复兴”三大功能板块和未来社区生活板块,实施南浔古镇复兴这一龙头工程,拓展城市开放横向廊道、两翼北进纵向廊道,做强开发区、高新区、度假区三大省级平台,构建“一核两廊三平台”新格局。目前全球最大的球体建筑太阳酒店已正式营业,国际会展中心、长三角青创城、南浔中心东西塔楼实现封顶,镇海中学南浔分校、南浔智慧文创中心完成竣工预验收。
四是在产业上,聚焦光电、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健康消费六大新兴产业,构建“6+6”新型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高端制造业新赛道。2023年以来,已招引吉利远程三电系统、万利康精密制造、易初特种设备、国冷智谷等3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5个,特别是引进的莱宝高科微腔电子纸显示器件项目,将填补全省新型显示产业空白,打破境外技术垄断地位,对于南浔打造千亿级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具有龙头引领作用。
五是在科创上,打造科技创新协同互动新高地。深入对接G60科创走廊、环太湖科创圈,依托南浔松江、青浦科创中心、虹桥金融科技中心等“人才飞地”,打造跨区域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要素向南浔无障碍流动。2023年,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共建了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园区占地196亩,建设面积14.71万方,是全省首个县级合作试点,挂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下一步,南浔将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发展机遇,全力赋能升级“上合区”,主动嵌入上海先进制造的供应链、采购链、产业链,主动破解和试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制度障碍,奋力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和省际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全力提升“上合区”综合能级。
一是聚焦体制机制,激发跨区协同发展内动力。抢抓三省一市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契机,对标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积极打通与毗邻地区的发展堵点,重点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民生事项跨域无感等方面集成发力,加快实现从区域发展协同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转变。深化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课题研究,积极抢抓沪苏湖高铁开通重大机遇,加快科创人才平台迭代升级、新兴未来产业布局,明晰定位、错位竞争,加快培育一批新质项目,增强南浔在上海产业配套、腹地拓展的不可替代性,以“特”“质”取胜。
二是聚焦平台资源,积蓄科技创新赶超新动能。加快构建沪湖高能级产业合作平台,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深化与上海临港集团战略合作,通过品牌输出带动资本和产业联合,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共育和利益共享新模式,打造一条高端要素汇集、优质产业导入、开放制度集成的园区经济新路径。立足产业创新需求,深度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快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长三角半导体涉化材料特色园区等专业园及功能区,加快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科创人才飞地、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载体,进一步提高主导产业集聚度,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加强与上海方向高校院所的科技创新合作及资源共享,精准引导高校创新人才、资源和成果来浔合作转移转化,拓展长三角高校“朋友圈”。
三是聚焦公共配套,建设宜居宜业畅达新栖地。加快沪苏湖铁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苏台高速、湖杭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G50南浔古镇互通、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项目前期,提前释放“20分钟到上海”效应,力争常态化开通沪浔旅游专列,打造长三角核心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实现与沪杭大都市圈和环太湖城市圈同城化通勤。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成国际会展中心、南浔中心两大地标性建筑,推进甲午塘水街、九里桥港水街等重点市政工程建设,构筑中心城区崭新天际线。加快实施五化五美“微改造 精提升”行动,对南浔市政道路、大型公园、公共绿化、夜景亮化进行区域连片提升。进一步深化与上海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领域合作,加快推动湖州市上海世外教育南浔实验学校投入使用,挖掘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大健康产业资源,壮大水晶晶颐养中心、普康智慧养老产业园区等高端养老项目。真正将南浔打造成生态更加宜居、交通更加便捷、城市更有品味的幸福品质之城。
感谢您对南浔“上合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戴晶,电话:13757296350。
湖州市南浔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5月29日
抄送:区政府办、区政协提案委。 |
湖州市南浔区发展和改革局办公室 2024年6月7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