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 113305250025653474/2024-0059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24-03-20 |
文 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内容概括: | 菱湖镇人民政府关于第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
索 引 号: | 113305250025653474/2024-0059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24-03-20 |
文 号: |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内容概括: | 菱湖镇人民政府关于第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
菱湖镇人民政府关于第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菱湖镇人民政府关于第十九届人大四次
会议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2024年1月26日
菱湖镇第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建议件14件,涉及道路交通类5件、涉及城镇建设类3件、涉及生态建设类1件、涉及农田水利类2件、涉及社会事业类1件、涉及农业农村2件。镇人大高度重视,及时将14件建议件交办至镇政府相关条线,现将目前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1、关于工业园区雨水管网排放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童义林 责任领导:吴燕
具体内容:因竹墩工业园区落户企业不断增加,企业雨水排放含有工业残留,现有雨水排放管网排至竹墩市河,造成竹墩村市河河水变黄并散发一定的异味。故建议政府改变园区雨水排放方向,向前丘片区方向排放。
办理答复:因以前雨污管网老化,现已对工业园区内企业的雨污管网进行了统一改造,目前在园区内的企业都实行了雨污分流,所有企业废水都纳入了污水零直排管网系统,流入市河的雨水无工业残留。
2、关于尽快落实规划区内行政村的卫生长效保洁资金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杨新忠 责任领导:高新明
具体内容:目前,城镇规划区内行政村的卫生长效保障资金迟迟未到位,一直是由村集体自由资金承担,村集体资金压力较大,建议上级资金尽快落实。
办理答复:现区农业农村局从2021年下半年至今,行政村保洁经费一直未下拨,虽规划区内行政村不涉及下拨资金,等区下拨资金到位后,规划区内由镇财政与规划区外行政村同等标准配套拨付。
3、关于鱼塘尾水处理管理资金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施立强 责任领导:沈峰勇
具体内容:目前,菱湖镇池塘尾水处理系统长效管理费用基本由各行政村负担,村集体日常维护及管理费用缺口较大,负担较重。故建议由上级部门成立尾水处理长效运维专项资金,健全尾水系统运维机制,维持尾水处理系统日常运转。
办理答复:菱湖镇尾水处理点自2018年建设以来,行政村作为责任主体负责尾水处理点的长效运维。今年,经农业条线现场踏勘,部分尾水处理点因土地开发或粮食功能区整治等原因退养,现有尾水处理点位117处。各行政村尾水治理长效运维管理经费短缺等问题已上报区农业农村局,近期,区农业农村局拟开展南浔区渔业养殖尾水治理点位整治提升行动,对各尾水点位给予一定资金进行改造提升。
4、关于菱西中格局圩区设备设施现状改造提升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杨乐 责任领导:沈峰勇
具体内容:菱西中格局圩区设备老化,力量薄弱,建议改造提升设施现状。
办理答复:十四五规划期间,已对前口漾、菱西、昂西中格局做了规划,因上级资金紧张,三片中格局不能同时进行整治提升,只能逐个整治提升。因前口漾中格局在这三片中格局中是最为薄弱的,该项目十四五期间规划实施最为靠前。其余两片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储备项目,若不实施,将在十五五期间做申报。基于项目实施不确定性,我镇职能部门会联合菱西中格局管理委员会对圩区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将检查出确实急需维修或更换的问题,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督促菱西中格局管理委员会完善到位,同时积极申报项目,减轻资金压力。
5、关于增加菱湖镇区及行政村充电桩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费良武 责任领导:涂欢欢
具体内容:由于近几年新能源吃个发展较快,目前菱湖镇仅在菱汇大酒店有公共充电桩车位,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建议政府在镇区范围行政村村部加快推进公共充电桩的安装。
办理答复:2023年8月,南浔区发改经信局,牵头委托湖州南浔电力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了《湖州市南浔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23-2025年)并已发布公示,拟在2023-2025年,菱湖镇规划新建充电桩73个,充电枪82根,其中,直流充电桩9个,直流充电枪18根;交流充电桩64个,交流充电枪64根。其规划范围已包含了8个村和4个社区,涵盖了小区,酒店,加油站,停车场等其他公共设施。下一步,将按照规划,加快推进公用充电桩的安装和使用,以满足全镇老百姓的充电需求。
6、关于村级建设中零星永农地块应予以调整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陆志强 责任领导:涂欢欢
具体内容:关于村全域土地整治中对现规划建设中涉及的永农零星地块在下次省级土地调整中应给与考虑,以便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也是广大百姓群众的迫切愿望。
办理答复:在维护“三区三线”划定刚性成果的前提下,大力开展“百、千、万”工程,可对项目实施范围内的零星永农进行布局优化。
7、关于新溪片小学生上下学增开校车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章建宇 责任领导:侯朝阳
具体内容:新溪片小学生、幼儿上下学由家长接送,但多由爷爷、奶奶接送,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建议由学校新增接送班车。
办理答复:菱湖实验小学凤凰校区(原菱湖镇第五小学)在2023年9月起撤并入菱湖实验小学校区,为此南浔区教育局汇同镇政府和菱湖实验小学决定增开新溪片校车,经现场查看和调查,共设定两辆校车及两条线路,并于9月1日新学期开学后实施。幼儿园学生上下学由于人数相对较少,区教育局没有相关的打算。前期有在新溪片新开设幼儿园规划,但目前还没有实施。
8、关于落实下昂小城镇建设设施设备维护资金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王松乔 责任领导:涂欢欢
具体内容:自2017年下昂小城镇建设以来,部分公共设施年久未修,每年下昂村对该部分设施维修方面投入了一定的资金,村集体资金压力较大,建议上级尽快落实维护资金。
办理答复:菱湖小城镇综合整治等大量市政工程完成近6年,路面、雨污管网、栏杆等市政基础设施存在一定数量的破损且已经过了施工保修期,目前由乡镇城建办公室承担维修职责,为了能及时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维修保养,已决定采用公开发包形式进行施工单位招标,维修项目每年不超过390万元,目前招标进行中,预计2024年2月完成招标。
9、关于恢复湖州至下昂105公交班车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陈国伟 责任领导:涂欢欢
具体内容:关于恢复湖州至下昂105公交班车的建议。
办理答复:105公交目前正常运营,但线路改线走湖山大道。
10、关于千丰新苑连接青菱公路路口拓宽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费建华 责任领导:涂欢欢
具体内容:千丰村千丰新苑连接青菱公路的3个出口的拓宽以及出入口的左转车道增设主要涉及青菱公路北侧的绿化带改建,涉及交通、公安、电力、雨污管网、自来水、天然气、通讯等多部门设施。
办理答复:由于青菱公路属于南浔区公路中心管辖的县道,对该道路平交路口的增设及改造,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批实施。由于千丰新苑为千丰村农民新村,实施主体应为千丰村村委,需委托相关资质设计单位进行改造方案设计,同时委托第三方咨询单位编制安评报告,并报南浔区公路中心进行审批,具体涉及管线和绿化在项目实施前统一召集各单位查看现场进行迁移或加固。
11、关于在工业东路与丰泰路及工业东路与竹青路交叉口增设红绿灯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钱金娣 责任领导:涂欢欢
具体内容:随着招商引资的推进,菱湖工业园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省级化工园区的认定,使整个园区已成规范,但由于园区的扩大,企业数量的增加,原有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企业,所以菱湖镇政府投入资金对道路进行了改造。但在工业东路与丰泰路及工业东路与竹青路交叉口,视野不是很好,进入园区有大量的载重货车,目前车流大这样易引起交通事故,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隐患。因此建议在工业东路与丰泰路及工业东路与竹青路交叉口增设红绿灯,缓解交通压力及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也方便企业车辆出行,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感。
办理答复:目前工业东路与竹青路交叉口已完成路口改造及信号灯增设。工业东路与丰泰路交叉口红绿灯正在招投标。
12、关于开通商墓线至三溪村公交车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狄青青 责任领导:涂欢欢
具体内容:商墓线三溪村段应开通公交车,方便沿线村民出行。
办理答复:8月初已上报南浔区交通局,并组织市公交集团、南浔交通局、交警大队、交通执法队及菱湖镇等部门踏勘现场。目前该区域无线路运行,由市公交集团进行线路规划,待下一批线路调整时进行纳入。
13、关于三溪公路四岔口增加红绿灯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沈海滨 责任领导:涂欢欢
具体内容:三溪至商墓公路与菱湖至费家埭公路在杨家巷南部有四岔口,这个点位经常发生交通事故,请交通办去调研一下,是否安装交通信号灯。
办理答复:该路口经镇交通办、镇交警部门、费家埭村、杨家巷村现场对接,于2023年8月底完成红绿灯安装,并由杨家巷村委负责对南侧小路口进行封闭。
14、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工作的建议
领衔提案人:杨英 责任领导:徐欢
具体内容:因社区工作繁琐,且部分针对社工的关心关爱政策并未落到实处,因此,建议落实社工加班补贴、带薪年休等福利,推动机关食堂对社工开放,规范社区事务,整合各类微信工作群、政务APP等。
办理答复:在薪酬待遇方面,积极与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等部门协调沟通,如上级部门出台相应政策,我镇将第一时间落实到位。在培优激励方面,注重从优秀年轻专职社区工作者中发现培养社区“两委”后备力量,建立健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构建社工关爱体系,开展线上和线下形式多样的社工关爱服务,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者职业幸福感、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