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 113305250025653474/2024-0256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南浔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4-10-08 |
文 号: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
内容概括: | 南浔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上半年,南浔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运河古镇集群复兴工程为总抓手,向纵深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人文新湖州建设,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传统文化实现新发展。 |
索 引 号: | 113305250025653474/2024-0256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湖州市南浔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4-10-08 |
文 号: |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内容概括: | 南浔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上半年,南浔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运河古镇集群复兴工程为总抓手,向纵深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人文新湖州建设,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传统文化实现新发展。 |
南浔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南浔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南浔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运河古镇集群复兴工程为总抓手,向纵深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人文新湖州建设,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传统文化实现新发展。实施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文化基因解码、非遗再造等行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打开、立体呈现,打造具有南浔辨识度的现象级文化爆款。一是加大文保力度。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省保以上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等修缮工程3处以及票证博物馆、大运河历史文化馆、罗伯特·章故居等传统建筑修缮类项目20处。编制“蚕乡丝府·又见浔商”文物主题游径方案(初稿),梳理低级别文保建筑维修清单,争取上级资金,解决低级别文保保护难的堵点问题。检查市级以上文保单位220余处,发函督办整改安全隐患5处。二是激活在地文化。制定《湖州市南浔区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实施方案(2024-2026年)》(草拟稿),激活名人故居,推动双林镇梁希故居、桂世镛故居等名人故居对外开放,依托南浔金宅,双林蔡宅打造特色研学游;完成《文化基因丛书(南浔卷)》(校对版)。三是推动非遗转化。推动“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项目落地,央视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浙江篇在荻港古镇录制;打造省级非遗工坊3家,区级非遗工坊28家;打造“非遗闹新春”等非遗市集10场,举办含山轧蚕花民俗活动,推出蚕花宴,打响“民俗里的湖州”文化品牌。
2.文旅产业集聚新动能。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打造文旅“新爆款”,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提速项目建设。深化“项目+专员”服务,制定“一图四率”评估跟踪问效机制,累计召开调度推进会6次,解决土地性质调整、电力管线改线搬迁等难点堵点问题,重中之重推进大象酒店等文旅项目建设,截至5月底,完成投资65.82亿元,投资完成率84.4%。实施“微改精提”项目184个,打造示范点89个,截至目前完成投资7.15亿元。二是提升载体能级。实施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加快推进荻港古村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完成度假区规划初稿,开展资源评估和基础评价前期工作;迭代“百千万”工程,推进景区镇(村)提档升级,指导双林镇争创省5A景区镇,息塘村、窑里村、农兴村争创省金3A级景区村庄,箍桶兜村创建省3A级景区村庄。三是提振文旅消费。丰富产品体系,拓展“白+黑”消费场景,布谷鸟市集、垂虹市集等省级重点培育文旅市集常态化运营,囿舍民宿入选全省“浙韵千宿”十佳案例。开展善琏千人研学、“浔味非遗”亲子课堂等研学旅游活动,累计参与2万余人次。举办运河古镇音乐节等文旅活动20余场,参与人次超100万,五一期间,全区过夜游客量占比同比2023年增长了16%。依托“趣南浔”宣推矩阵放大引流效应,累计发布热点信息1000余篇,播放量超1141万次,其中,在“浙江文旅”上发布38条,居全市并列第一。
3.惠民服务展现新风尚。完善文化阵地,打造文化品牌活动,进一步推进文化生活主客共享。一是文化空间优化。菱湖镇新文体中心对外开放,稳步推进省级乡村博物馆4家、城市书房2家、文化驿站1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2个等新型文旅空间及双林镇、善琏镇、旧馆街道新文体中心建设任务。二是文化活动润民。加强阅读推广,举办第二十界全民阅读月活动,累计举办阅读推广品牌活动132场,参与人次10000余人次。开展“浔艺”系列活动,举办公益培训班、讲座、展览226场,开展送展览下乡、文化走亲活动95场,送书下乡7000册,举办公益演出季活动11场,受益人次达50余万人次。三是文艺赋美生活。深化“文艺赋美”工程,打造“浔歌王”“浔舞王”等品牌演出,在景区、商圈、公园等人流聚集地开展文艺赋美演出150余场。创作舞蹈《枕河女儿家》《船拳者》,音乐《故乡三道茶》,小品《圆梦桥》等作品6个。
4.体育事业迈出新步伐。抢抓后亚运契机,一体化推进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赛事协调发展。一是优化体育阵地。积极推进国家级试点项目南浔区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顺利完成内部装修、设备采购、运营团队等场景搭建,预计将于近期对外开放;加快推进社区多功能运动场、体育设施进公园、百姓健身房、体育公园等基层体育场地项目建设任务。二是做好公共服务。成功举办全区首届村镇篮球联赛等赛事活动,累计参与群众人数10000余人次。持续举办公益体育大培训、大讲堂62次,参与群众4000人次。新成立体育社会组织2家。加强体育设施管理,维护基层体育设施150余处,规范全区35家百姓健身房日常开放运营。三是加快体旅融合。完成运动休闲乡镇创建培育实地评估,打造“不淙漾”石淙运动休闲乡镇品牌;深化“跟着赛事去旅游”品牌理念,先后举办“石淙状元湖”女子大世界基尼斯垂钓挑战赛、安桥港桨板赛等体旅赛事活动10余场,吸引游客8万人次。
5.营商环境得到新改善。以企业最有感、群众最满意为目标,推动文旅营商环境更优质。一是做优审批服务。完成行政许可56件,其他行政权力2件,完成培训机构准入2家,实现即审批即办即完结。严格营业性演出活动审批,加强对音乐节等营业性演出内容政治性、合法性、健康性的审查和指导。二是做强市场监管。以“遏重大、降较大、保安全”为目标,采取领导带班,科室分组包干,开展文旅企业“诊断式”检查,累计排查隐患164项。开展“文明旅游”专项行动,围绕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限塑等工作出动检查人员66人次,检查企业103家次。三是做稳执法保障。联合市场监管等4部门发布《五一期间旅游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00人次,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4个,检查经营单位304家次,立案调查22件,办结26件,处罚款10万元。推进诉源减量工作,文旅投诉率同比下降18%。
6.党建引领取得新成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促业务,为文旅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一是理论学习不断深化。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累计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学习等各类专题学习40余次,把抓学习的持久动力不断转化为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二是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制定《南浔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年“干部能力提强年”活动工作方案》,在实践实干实战中进一步提强全体机关干部、向上争取、公文写作、策划创新等四种能力。加大行业队伍建设,推荐1人申报国家级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三是廉政建设持续强化。紧紧抓住主体责任“牛鼻子”,领导班子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一刻钟”5次,落实好运用“第一种形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开展谈话等谈心谈话2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