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3走进南浔/col/col1229211044/index.html发展规划/col/col1229211050/index.html
  • 发展规划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南浔 > 发展规划

2022年南浔区规划委员会第3次专题会议纪要

    日期:2022-07-18 来源:南浔区人民政府 字号:[ 大 中 小 ]

6月14日,区规委会主任、区长程佳主持召开2022年区规划委员会第3次会议。区委常委唐小明、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杨国志、副区长吴冠宇、区政府党组成员卫良及区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建伟、区政协副主席陈舟艳应邀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区规委会办公室关于《南浔中心城区“一校一策”交通研究》等6项议题的汇报,并对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讨论。会议原则同意区规委会办公室的初审意见和规委会专家评审纪要,要求根据初审意见、专家评审纪要和本次会议精神,对规划设计方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现纪要如下:

会议要求,要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刚性和严肃性,坚决执行规划,强化规划落实,突出城市设计在城市风貌管控和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作用,实现城市的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经区政府批准实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如需调整须充分论证必要性后,重新提交区规划委员会审议。

一、南浔中心城区“一校一策”交通研究

会议认为,《南浔中心城区“一校一策”交通研究》针对南浔中心城区中小学停车难、接送慢等问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应对策略和一校一策的具体解决方案,对下一步有效解决该类问题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会议要求,教育部门要从加强校内引导和管理措施等方面出发,牵头研究制定更为具体的综合性方案和实施举措。利用学校放假期间,加快校区周边停车位及学校门口道路断面改造。交警、自规、建设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压实责任、协同配合,积极打造智慧交通,研究交通疏导管理手段,构建“以管为主”的长效化管理机制,尽最大努力缓解“接送难”及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

二、湖笔文化生活共享中心项目(暂定名)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会议原则同意规划设计方案。

会议要求,地面车位应结合人流动线优化位置。优化地库出入口位置,提高地库利用率,避免尽端式车位,车位布局应满足消防疏散。明确无障碍等特殊车位位置及数量,按照标准配建充电基础设施。建筑造型与建筑功能应有机结合,适当简化立面装饰线条。进一步推敲广场的尺度和二层屋顶平台的功能,充分考虑使用便利性关系和实际使用需求。优化雨篷设计。空调机位位置和形式应结合外立面造型进一步推敲处理。明确立面材质,考虑绿色建筑节能及防火要求。细化完善平面功能布局,应与用地性质相符。不得设置商业、教育培训类等经营性用房。丰富广场景观设计,提高景观序列层次。增设景观小品、休憩场地,考虑水景设置合理性。

三、和孚电商基地项目(暂定名)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会议原则同意规划设计方案。

会议要求,应进一步核实建设规模,满足使用需求。增加南侧入口空间,环通内部道路,方便外来车辆停放。按照《湖州市促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办法(暂行)》配建充电基础设施。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应征求分类办意见。

四、新区单元CD-03-01-01B地块(南浔院区公共卫生综合及健康管理科教综合楼)项目(调整)

会议原则同意规划设计调整方案。

会议要求,应统筹考虑原院区与扩建部分停车需求,建议进一步增加西侧地下室开挖或利用西侧现状停车场建设停车楼补充停车位数量,配比满足规范要求。按照《湖州市促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办法(暂行)》配建充电基础设施。补充交通影响评价。东侧出入口应明确是否常闭,并考虑与公交车站位置关系。细化平面功能布局,充分考虑使用需求和实用性,满足医疗建筑专项设计规范。深化内部垂直交通设计,优化客梯设置,明确功能分区。明确立面材质,优化立面线条,整体立面风格与医院整体相协调。

五、新区单元CD-03-02-03A地块(新安村社区配套公用设施)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会议原则同意规划设计方案。

会议要求,优化总体布局,扩大北侧道路转角处场地空间形成街心花园。补充垃圾清运房及大件垃圾收集点设置。进一步复核车位数量。项目应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整合沿风顺路机动车出入口,满足规范和控规要求。简化建筑外立面细部,避免同一元素过度重复。优化空调机位设置,并做好隐蔽处理。优化内部平面功能,扩大北侧社区用房社区医疗中心面积,满足防疫防控等使用需求;社区用房员工餐厅及社区食堂考虑整合,避免重复建设。

六、新区单元CD-03-02-03B地块(新安村社区配套商业地块)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会议原则同意规划设计方案。

会议要求,优化地库出入口位置,应靠建筑北侧布置,避免坡道直接朝向道路开设。坡道终点与道路边缘间距应满足不小于6米。优化地库交通流线,设置环形车道,减少尽端式停车位。补充垃圾清运房及大件垃圾收集点设置。简化建筑外立面细部,避免同一元素过度重复。考虑沿联谊路风貌管控要求与使用合理性,优化南立面设计,取消南侧大台阶。建议调整宴会厅布局位置,门厅宜设置在一层,简化内部垂直交通流线。明确建筑底层沿街部分平面功能,结合功能设置优化外立面效果。补充沿街店招设计。

会议还要求,各项目主体应按交警、消防、人防、文体等相关部门要求做好优化设计方案。建筑无障碍设计、节能设计和太阳能利用设计等按国家规范要求严格执行,鼓励利用太阳能,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合理布置太阳能集热板、空调室外机等建筑附属设施,结合造型作优化美化处理,不得影响外立面造型,飘窗下禁止设置室外空调机位,空调冷凝水应有组织排放。合理确定室外地坪竖向标高,保证各类市政管线接入,同时满足防洪要求。设计中贯彻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理念,积极采用透水铺装、绿色建筑、下沉式绿地、雨水调蓄等设施。单独编制市政景观工程专项设计方案并报规划、建设、执法等主管部门联合审查。

 

出席:沈增赟   丁一平   俞建华   胡秉耀   丁利民

          叶伟强   朱   峰   孙国华   沈振华   陈海燕

          冯   强   王晓华   姜建发   陈启学   李应万

       厉海荣   孙   琦   刘厚平   张晓斌   闵金良

       周光宇   褚利斌   沈敏勇   


3618270-28419-133-发展规划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