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3聚焦南浔/col/col1229211052/index.html部门动态/col/col1229211054/index.html
  • 部门动态
  •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南浔 > 部门动态

强创新 优服务 全力打造医保服务便捷区

    日期:2020-11-17 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南浔区加快推进医保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全面满足群众办事需求为抓手,在拓展服务广度上下功夫,在提高办事效率上求突破,在提升服务水平上上台阶,主动创新,优化服务,全力打造医保服务“便捷区”。

(一)规范服务,事项办理标准化。

一是统一事项标准办。严格对照省、市医保系统“六统一”和政务2.0事项清单,建立事项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认领完善医保领域“最多跑一次”第一批政务2.0事项6项,实现100%一证通办。统一医保事项区级经办标准,在城乡居民医保事项全部下沉乡镇、村(社区)等基层经办平台基础上,加强指导培训,制定出台《村级医保服务规范》区级地方标准,解决基层业务经办的规范和标准问题,全面提升基层经办标准化水平,打造“家门口”的优质医保服务,做实“医保15分钟服务圈”。

二是简政放权就近办。通过下放权限,延伸基层办事渠道,在事项下放乡镇、村(社区)基层平台的同时,将城乡居民医保事项全部延伸至合作银行南浔银行网点,将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病种备案、转外就医备案、代配证办理权限下放到市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实现“多点办”。同时依托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窗,将医保服务下延至南浔古镇景区,设立景区医保服务点,为纳入长三角地区26+X个城市的游客提供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登记备案。

三是优化服务满意办。围绕便民服务、优质服务的理念,推行工作态度“热心”、办事过程“细心”、解答问题“耐心”、履行承诺“诚心”、业务办理“省心”等医保五心服务承诺。规范服务流程,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全面提升经办人员服务水平,打造规范、热情、细致、耐心的窗口服务。建立电话回访机制,安排专人每月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及时收集群众办事反馈和意见建议,力争服务精益求精,截至目前办事回访满意率100%。今年以来南浔区医保服务先后收到群众感谢信和锦旗,医保窗口在政务办季度考核中连续2次被评为“五星窗口”,窗口人员获“窗口文明之星”称号4人次。

(二)优化流程,医保结算便捷化

一是推动一站式结算全覆盖。进一步优化医保报销和结算服务,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优抚对象“3+N”一站式结算覆盖所有本地与异地定点医疗机构。2020年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互补和融合的作用,与保险公司合作,将60周岁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纳入一站式结算,经南浔区基本医疗报销后,商保公司通过智能理赔系统获取参保人就诊结算信息,实现商保理赔直付,切实解决老百姓医疗费用报销“多头跑”问题。

二是实现省内特病门诊直接结算。为解决身患特殊病种的患者门诊费用报销的问题,通过改造系统,在开通城乡居民参保人员特病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掌办”“网办”“邮寄办”“就近办”等多渠道办理方式的基础上打通省内定点医疗机构特病门诊联网结算功能,实现特病备案参保人员在省内接入联网平台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特殊病种门诊治疗时直接刷卡结算,方便全区1万余名特病患者。截至目前已有464人次享受到省内特病门诊直接结算的福利,涉及报销金额 24.60万元。同时通过系统数据排摸比对,积极联系身患特殊病种的参保人员,主动为其办理特殊病种门诊备案业务,确保符合条件的特病患者及时按就诊医院住院报销比例享受特殊病种门诊待遇,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三是加速长三角地区医保一体化。在持续做好省内异地就医和上海市、江苏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跨省异地就医联网覆盖面,稳步推进与安徽省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实现长三角地区全域异地就医直接刷卡结算。充分发挥桐乡、南浔紧密型联动发展区的“桥头堡”优势,推进桐乡、南浔医保领域合作,签订两地医保领域合作备忘录,自2020年10月1日起放开桐乡与南浔之间地域限制,实现两地城乡居民医保同城同待遇,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在两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能享受自己参保地报销政策,切实满足两地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需要。截至目前,已有不少参保人员享受到同城同待遇政策福利,南浔区128人次,合计报销8492.68元;桐乡市149人次,合计报销5541.23元。

(三)打通信息,医保服务高效化

一是优化流程零上门。探索以办事群众为中心的业务经办流程改造,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全部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加快推动“零上门”“自助办”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行医保经办“不见面”服务,引导办事群众线上办理医保业务,开放“预约办”“电话办”,减少群众现场办理。进一步落实慢病长处方规定,延长慢性病单次处方用药量,提供“处方送上门”服务,尽最大努力减少参保人员在防疫期间出门买药和到医院配药的次数。临时取消代配药备案手续,参保人员患慢性病且行动不便的可由他人直接代为配药,为广大参保人员安全办事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数据传输提速办。建立了区、镇、村同步同频、业务实时交流、数据实时传输、业务同城通办的三级经办平台,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投入40余万元,统一为所有基层经办平台配备高拍仪,通过“业务影像一体化”运用,通过数据实时传输到区级平台实现业务办理即时、办事流程提速。针对部分仍到医保窗口办理出现材料遗漏的情况,推行容缺受理,后续通过村(社区)拍照上传补齐材料,让参保人员不用再跑。同时推出“刷脸办”“扫码办”服务,办事人员办理医保业务时,在没带证件的情况下,只需通过人像识别或“电子社保卡”扫描,一秒钟即可识别参保信息,在“一证通办”基础上实现“零材料”办理。  

三是主动服务办实事。组织发动村(社区)党员干部成立医保代办队伍,为行动不便、卧病在床的群众提供医保上门服务。着力解决高龄和重病人员外出配药难问题。通过与卫健部门积极联动,依托家庭签约医生这支与参保群众日常亲密接触的医疗队伍,在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建档病人入户随访时直接提供医保慢病备案服务,省去参保人员认定备案的中间环节,实现办理慢病备案“及时办”“零次跑”。同时推行零星报销短信服务,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手工报销结算后,通过一条短信可快速知晓报销金额,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