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3走进南浔/col/col1229211044/index.html社会经济/col/col1229211048/index.html
  • 社会经济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南浔 > 社会经济

2018年南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日期:2019-03-15 来源:南浔区人民政府 字号:[ 大 中 小 ]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有效落实中央和省市区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开放东大门、 创业新高地”的发展定位和“聚力大赶超、实现新跨越”的奋斗目标,全力实施“六大行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7.19亿元,比上年增长7.6%(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3]增加值23.02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234.51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69.66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结构由上年的6.1:55.5:38.4调整为5.4:54.9:39.7。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7072元,增长7.4%,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3158美元。

2018年各行业增加值情况(%)


总量(亿元)

可比价增幅(%)

地区生产总值

427.19

7.6

#第一产业

23.02

2.7

#工业

216.24

8.1

 建筑业

18.40

1.9

第三产业

169.66

8.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72

-5.2

批发和零售业

47.65

5.5

住宿和餐饮业

11.28

1.8

金融业

26.38

6.1

房地产业

24.98

12.6

营利性服务业

24.20

16.8

非营利性服务业

22.36

15.6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22亿元,增长1.8%;其中农业产值9.68亿元,增长3.7%;牧业产值5.81亿元,下降14.0%;渔业产值21.35亿元,增长5.4%。实现农林牧渔业[4]增加值25.98亿元,增长3.1%。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97万亩,粮食总产量14.56万吨;蔬菜面积8.39万亩;油菜籽面积1.37万亩;果用瓜面积0.96万亩;花卉苗木面积0.16万亩;生猪出栏6.55万头;湖羊出栏16.11万只;家禽出栏1072.90万羽;肉类总产量2.46万吨;淡水鱼总产量15.33万吨。(见表2)

表2:201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万吨

14.56

4.2

    #单季晚稻

万吨

13.13

-0.2

油 菜 籽

万吨

0.24

3.0

蔬    菜

万吨

12.05

0.1

果 用 瓜

万吨

1.43

16.9

蚕    茧

万吨

0.25

-14.8

淡水产品

万吨

15.33

14.3

肉    类

万吨

2.46

-6.0

禽    蛋

万吨

1.02

-4.1

生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5.26

26.9

生猪全年出栏数

万头

6.55

-30.8

湖羊年末存栏数

万只

12.64

17.1

湖羊全年出栏数

万只

16.11

2.1

家禽年末存栏数

万羽

296.57

22.7

家禽全年出栏数

万羽

1072.90

-4.8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序推进。全区农业产业主要有种植、水产、畜牧业。全区耕地面积40.52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8.7万亩,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20.51万亩,其中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1个。拥有菱和、浔练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0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18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8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2家;家庭农场356家,其中省级38家。拥有市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46家,农产品供沪金额达26.5亿元。建成“三品”基地32.53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56个,绿色食品31个,有机食品19个,地理标志1个;农业农村部认定的“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全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

美丽乡村系列建设稳步推进。全区建成景观线7条,美丽乡村小镇8个,美丽乡村124个,占规划区外宜建村总数(154个行政村)的81%;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4个,精品村8个、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落8个。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68个行政村,受益农户达到5.6万户。

  1.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同比增长0.5%和12.7%。31个大类行业中,有2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14.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21.6%,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同比增长20.0%。

表3:201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 对 数    

比上年增长(%)

蚕丝及交织机织物

万米

4850

20.1

服装

万件

947

-26.4

化学纤维

吨

284573

-8.1

实木木地板

万平方米

715

-22.8

复合木地板

万平方米

2181

3.5

钢化玻璃

万平方米

97

7.6

家具

万件

40

-18.4

水泥

万吨

333

23.4

钢材

万吨

69

-17

铜材

吨

1007

-64.2

铝材

吨

16190

-34

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

台

57838

-0.3

电动机

万千瓦

1983

-1.1

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

万对千米

97

-1.8

光缆

万芯千米

559

20.7

集成电路

万块

2039

31.4

企业规模发展壮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723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131家,其中超20亿元6家,超10亿元9家,超5亿元22家;利税超千万元企业达99家,比上年减少41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1.8%;利税总额下降11.5%;利润总额下降18.8%。

年末全区拥有资质建筑业企业24家,完成建筑业产值42.01亿元,增长10.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7.42万平方米,增长24.6%,其中新开工面积162.71万平方米,增长27.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05.1%。

按三次产业投资分,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6.3%,其中工业性投资下降36.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0.1%。

按三大主要领域投资分,民间投资增长33%;交通投资增长113.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23.5%;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下降14.8%;商品房销售面积118.06万平方米,增长75.5%。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9.7%。其中,批发零售业增长9.5%;住宿餐饮业增长11.0%。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3.9%。其中日用品类增长52.4%;中西药品类增长25.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9.6%。

2018年,全区实现网络零售额54.11亿元,同比增长34.2%;新增电商产业园1个;新上线电商平台12个;新增跨境电商企业82家;推进182家生产企业应用电商;建设及改造提升村级电商服务站106个;建设社区智能投递终端(丰巢柜)22个。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92.60亿元,增长28.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00亿美元,下降19.5%;旅游门票收入12893.5万元,增长22.1%。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950.61万人次,增长31.0%;接待海外游客28.57万人次,下降16.4%。

表4:2012年-2018年全区接待旅游人数

年份

海外旅游人数

(万人次)

国内旅游人数

(万人次)

2012

18.36

628.92

2013

20.93

737.55

2014

23.66

851.24

2015

26.03

938.92

2016

29.39

1129.24

2017

34.37

1489.13

2018

28.57

1950.61

平台建设争一流,做好古镇旅游度假区省级考核备战工作;善琏湖笔小镇完成国家4A级景区验收工作;做好石淙蚕意花海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准备工作;港廊古村落景区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省A级以上景区村庄49个。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94.31亿元,增长5.4%。其中,进口额12.39亿元,下降7.4%,出口额81.92亿元,增长7.7%。纺织、机电、贱金属和木及木制品产品出口额分别占出口总额的35.5%、29.8%、11.3%和9.3%。

表5:2018年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94.31

5.4

#出口额

81.92

7.7

     #一般贸易

76.04

6.6

加工贸易

5.88

24.9

#纺织原料及纺织品

29.09

-9.8

机电产品

24.39

11.6

#进口额

12.39

-7.4

主要出口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出口亚洲市场38.66亿元,同比增长4.2%,欧洲市场14.79亿元,同比增长6.9%,北美市场19.55亿元,同比增长11.7%。(见表6)。

表6:2018年对主要市场进出口情况

国别、地区

出口(万元)

增幅%

进口(万元)

增幅%

  亚洲

386627

4.2

34235

-17.7

    香港

7991

15.3

51

459194.6

    印度

54097

10.2

5891

-17.1

    日本

14214

14.6

6151

-63.1

    韩国

30738

-3.3

5830

25.8

    东盟

130415

13.6

4845

34.9

  欧洲

147871

6.9

38384

20.5

    欧盟

119665

-0.4

34967

17.6

        德国

24043

23.7

9014

30.1

        法国

11736

19.9

10414

10.4

        意大利

14881

-9.4

2888

-6.9

  北美洲

195490

11.7

40741

-20.5

    美国

181894

10.8

39470

-18.1

    加拿大

13596

25.5

1272

-57.8

  拉丁美洲

43673

22.6

4511

33.0

    巴西

12604

73.3

1700

5.9

    墨西哥

17858

37.8

306

83.8

  非洲

33166

21.7

3139

530.6

    埃及

14182

63.5

0

-94.9

    南非

6665

-3.2

1076

6219.5

  大洋洲

12406

-8.2

2893

-45.3

    澳大利亚

11064

-7.8

588

232.4

    所罗门群岛

0

—

2156

-50.2

全区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4个,实到外资15058万美元;经市认定外资“大好高”项目5个。

七、财政和金融

2018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60.60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16亿元,同比增长20.6%,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58.0%,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中:增值税15.32亿元,增长17.8%、企业所得税4.81亿元,增长36.5%。 

民生投入力度加大,全区财政支出40.20亿元,同比增长23.3%,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节能环保等民生领域共支出25.43亿元,增长16.9%,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3.3%。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11442万元,比上年增长20.6%。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27.35亿元,增长10.0%,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9.8%。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68.33亿元,增长26.8%,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26.5%。年末居民个人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61.88亿元,增长11.0%(见表7)。全部金融机构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23亿元,不良贷款率0.33%。

表7:2018年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指        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527.35

10.0

  #单位存款

146.25

7.4

        个人储蓄存款

361.88

11.0

各项贷款余额

368.33

26.8

  #企业贷款

180.09

20.4

      个人贷款

179.60

23.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区共有小学24所,在校学生总数2.65万人;全年新招生4985人,毕业4125人,小升初比率保持100%。共有初中18所,在校学生总数1.08万人;全年新招生3751人,毕业3333人,初升高比率为99.3%。

教育经费保障推进学校建设。全面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经费法定增长。2018年教育经费预算总量7.79亿元,比上年增长9.11%,实际支出预计8.16亿元,同比增长9.13%。加强学校建设,投入4.13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9所;完成42所中小学、幼儿园“美丽校园”维修改造项目建设。优化资源布局,顺利撤并练市二中等5所学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办学效益;学前教育实现换道超车,创新建设模式,由交投集团融资打包新建幼儿园16所,第一批8所幼儿园已开工建设。

教育民生体现情怀。出台《2018年南浔中心城区幼儿园招生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部署实施招生工作,将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纳入统一招生范畴,实现幼儿园、公办中小学和新居民学校平稳招生。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减免中小学生杂费1051.3万元,惠及7.15万人次;减免中小学生课本费作业本费1082万元;提供爱心营养餐资助95.2万元,惠及1589人次。减免困难家庭幼儿(五类生)保育费13.34万元,惠及102人次。做好困难群体排摸工作,慰问困难教师、学生达315人次,切实体现精准帮扶、民生帮扶。

进一步提升创新活力。通过开展科技“双服务”活动,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家;建立“双高”企业培育工作机制,通过精准对接,推进系统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加快“双高”企业培育,全年新增“双高”企业25家;坚持全面支持和重点培育相结合,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全年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3家。全区实现发明专利申请量2272件,增长30.4%,占专利申请总量的43.6%;发明专利授权272件。年末已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5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4家,拥有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2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40家。

加快推进众创空间大建设、大发展。大力引进相关专业机构来浔投资新建众创空间,推动在各镇(开发区)小微创业园内同步建设众创空间,全年新增市级众创空间10家。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8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20家;新增国家级学会服务站1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

加强科技人才项目招引。以区科创园、众创空间等平台为载体,全力招引科技人才项目来我区落户,全年招引70余个孵化项目入驻众创空间。入选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3个、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个、入选市“南太湖精英计划”创新团队3个。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年举办大型文艺活动20余场,基层文艺演出300余场,送戏下乡80余场、送电影下乡2679场、送书2万册,公益讲座80余场。全区拥有文物保护单位79个,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个。

南浔图书馆2011年正式对外开放,截至2018年底拥有57.6万余册图书,并将逐年扩大藏书量;读者1.85万名;已建图书流通点(村、社区、企业)186个,农家书屋221个。区文化艺术中心努力打造“壹元剧院”,全年共承接各类活动45场,接待观众2.3万余人次,区文化馆开设49个“运河情”公益培训班。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区非遗馆项目建设。双林绫绢风筝制作技艺等项目成功入选第七批市级非遗名录,成立区级非遗传承人工作室5家。目前,我区已有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1项省级非遗项目和39项市级非遗项目。

文体阵地提档升级。切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百千”工程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新建文化礼堂26家,累计建成122家,覆盖率达到55.2%,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由点到面、由盆景变风景,成为了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公益体育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新建市级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6个,市全民健身示范点10个。完成小康村提升工程2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4个,拆装式游泳池3个,笼式足球场3个,省级中心村广场1个。新增体育场地面积9.3万㎡,人均新增体育场地面积0.17㎡。

顺利完成省运会圣火采集工作,成功举办省运会火炬南浔区传递仪式。以迎接第十六届省运会为契机,举办南浔区首届机关运动会;举办一带一路中非羽毛球邀请赛、民俗运动会、水上运动会、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等大型赛事活动76场。承办全省业余足球精英培训班、全省老年太极剑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湖州市乒协积分赛等活动。依靠乡镇良好的健身设施场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与省运同行”公益大培训,参加人次达1.5万余人次。新增国民体质监测站点5个,开展3-69周岁公民体质测定2500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1360人,合格率93%。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200人。

综合医改工作收获新成效。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施院长年薪制,按照“两个允许”原则稳步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深化区域医共体建设,出台《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办法》,建设南浔区医疗集团,覆盖所有政府办医疗机构(南浔区中医院除外),推动人财物等核心资源的全面整合。深化医疗卫生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重点改善医院等候、诊疗、结算等环节的就医体验,加快“医后付”和医学影像云项目推进力度;推进“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工作,新增市级中医馆1家(横街卫生院),新增省级基层名中医培育对象2人,培育浙江省传承与创新“十百千”工程(杏林工程)中医护理优秀人才1人。至年末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48个,医疗床位1489张,卫生技术人员2683人,其中执业医师721人,执业助理医师207人,注册护士975人;每万人拥有医生22.47名,医院床位30.3张。

生育服务管理实现新提升。出台《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实施方案》,推动计生服务转型。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审核单位571家、个人783名,否决18家单位、2名个人。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发放奖特扶金2954.75万元。开展网上生育登记服务,群众可登录浙江政务服务APP,完成生育登记申请,实现生育登记办理“零跑腿”,发放一孩生育登记服务卡1834人、二孩1405人,办理再生育审批119 例。全年新增出生人口3793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3.25。

十、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区总户数14.21万户,户籍人口49.13万人,其中男性24.10万人、女性25.0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0.57万人;人口出生率8.3‰,死亡率9.0‰,自然增长率-0.7‰。

开展低收入家庭就业帮扶,实现精准帮扶。对辖区内4825户低收入群众开展详细调查,制定“一镇一策”援助方案,实现就业创业服务覆盖率100%,针对低收入群体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机会2030人次,开展专场招聘会,帮扶465人实现就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与广安区签订劳务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地校合作,承接劳务输出,组织27家企业赴广安区开展就业扶贫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提供工作岗位652个;探索建立网络工作交流机制,定期定向发布南浔企业用工需求,累计收集210家用人单位3518个岗位。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43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64元,增长9.4%。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4663元和18275元,分别增长10.1%和12.5%。

全区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16万人,参保率94.9%;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080人。着重做好社保扶贫。全年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困难群体 4595人,缴费补助 113.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困难群体人员13432人,财政补助592.99万元。全区住房公积金汇缴额5.79亿元,增长26.3%;住房公积金提取额4.38亿元,增长20.7%;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额1.66亿元,下降7.7%。

社会福利事业有序拓展,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机构23个,床位4347张,比上年增长24.4%。积极推进2家民办养老机构(善琏镇含山老年公寓二期、开发区浔北村老年公寓)扩建与和孚镇卫生院医养结合床位建设,新增床位853张;由政府全额出资,全面覆盖老年人意外伤害险,为全区146645名6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了老年人意外伤害险,照料中心完成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险参保,参保率达到100%。以“低收入群众三年奔小康”行动为牵引,今年以来共救助对象达10.7万人次。构建低收入群众关怀帮扶体系,募集慈善捐款1838.39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与社会治安

三改一拆、拆违治乱取得重要成效。頔塘南岸旧城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19户未签约户补偿决定方案进行了再次的论证和完善,全区完成拆除违法建筑457.4万平方米;完成旧厂区、旧住宅区改造187.7万平方米;完成城中村改造签约2002户;整治“四边三化”各类问题点位901处;全区10条景观线已初显“一段一景观、一路一风情”的建设效果。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进展。2018年,全区132个整治项目已完成投资约9.1亿元,完成当年投资全市排名第一。今年已全面完成三长、横街、姚庄、双林、旧馆、千金、石淙、新溪、长超等9个小城镇整治任务,其中石淙镇等5个整治对象成功创建省级样板镇。

全力推进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健全重点项目统筹推进机制,以制度为保障,对关乎全区发展的重大项目,促推进、抓开工,全力攻坚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实施的88个项目,已开工58个,开工率75.32%,累计完成投资118.2亿元。湖浔大道景观工程、三电科技产业园等10个重大项目已投入使用。高品质打造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以南浔区“三横、五纵、五连”交通路网规划为基础,结合南浔区产业布局、商贸物流、农业开发、生态旅游、历史人文等因素考虑,重点创建历史人文、自然风景、生态富民、科创产业四大主题走廊。历史人文走廊共10条,自然风景走廊共25条,生态富民走廊共8条,科创产业走廊共12条。今年已完成8条创建,并完成南浔区“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县创建工作的申报。

不断强化“水气土废”共治。制定《南浔区工业园区(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创建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全区各个工业园区外涉水涉污工业企业清理整顿、重点涉水行业明管化改造、企业排污口清理整顿;全面完成木业行业环境污染专项整治,按照“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501家保留木业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配套废气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做到稳定达标排放。全面完成31家木业企业、35家漆包线企业深化整治及93家VOCs重点企业减排、528家涉VOCs“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等工作;制定《南浔区2018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完成33个农产品协同土壤样、898个表层土壤样采样及148家企业基本信息采集等工作,有序推进污染地块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严控新增污染风险,点面结合推进“净土清废”行动;出台《南浔区工业污泥清运处置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加快推进南太湖垃圾焚烧厂四期扩建项目及300吨/日工业污泥集中处置项目建设,切实解决生活垃圾、工业污泥处置短板。

全年全区完成水利投资3.491亿元,完成河道清淤232条、133公里、220万方。全年用水总量2.83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66.25立方米。南浔区“百漾千河”综合治理工程---杭嘉湖北排通道后续工程(南浔段)已列入省政府“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储备项目库,项建书通过审查正在修整报批;“百漾千河”综合治理工程---河道湖漾治理项目全面铺开;标准化创建顺利完成,联谊圩区、南林漾南圩区及菱湖金家圩圩区标准化完成创建验收;安全生产三项指标“零增长”。

全区除火灾事故外,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5起,死亡18人。刑事案件立案数1669件,比上年下降3.9%。火灾累计发生事故155起,直接经济损失198.71万元;本年度无较大以上伤亡事故发生。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执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农林牧渔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

5、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6、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7、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8、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投资项目和全部房地产开发投资;

9、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指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2414877-28417-133-社会经济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