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南浔
-
当前位置:
首页
洪波科技三十余载孕育工匠体系
浙江洪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拉线车间主任沈少魁日前正给员工钱建相讲解拉线精细化操作的要点。本月初,沈少魁获评“浙江工匠”,从初出茅庐的门外汉到工友眼中的技能大师,他坦言,企业给了自己很好的成长和发挥空间。
成立于1985年的洪波科技,34年来,从工匠精神角度出发,多维度打造洪波首席技师体系。目前,企业拥有严勤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干新荣技能大师工作室、沈少魁技能大师工作室,自主培养高级技师4个、技师人才14人、高级工62人、南浔工匠5人、首席技师11人。
“有好想法,一定要有一批人将图纸变为实体产品。”在董事长陈找根看来,在生产过程中优化工艺,形成比较完善的加工流程或企业的标准,这个过程是由一线工人来完成操作的。
“高效率、高增值、高薪酬”是洪波科技对一线员工的激励原则,它通过线体的提效,让员工挣得更多收入,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同时,企业营造“我的价值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的薪酬激励氛围,让一线员工做主人。
早在2008年,研发中心主任严勤华提出“漆包线浸漆烘炉废弃热能利用”的建议被评为全国职工节能减排优秀合理化建议。作为企业的总工程师,严勤华带队研发了耐高频性特种微型电磁线、深海耐水特种漆包线等新产品,为企业创造了上亿元效益。
“公司既让我们下到生产一线了解机器的秉性,也会让我们走到‘台前’,掌握市场和行业脉络,从而更好地回归生产。”严勤华笑着说,通过内外结合的培养方式,不少人成了“土专家”,更吸引了海归高端人才的加盟。
同时,洪波科技在内部通过以赛代练、以练代培的方式,找到一线员工的“兴奋点”,并点燃全国园区比技能、做创客,争当互联工厂首席技师的技能比武热潮。2014年,洪波科技与区总工会联合举办了全区拉线技能大赛。
“公司重视人才,逐渐营造了一种向上的力量。”在企业质量总监干新荣看来,洪波科技的产品所涉及的工艺并没有难度,“就是你做事情要很认真,一点一滴都不可以偷工减料”。1989年退伍转业后,干新荣从车间最基层的岗位做起,逐渐成长为企业质量检测方面的一把尖刀。
如今,技能大师和高端人才的不断涌现让洪波科技尝到了甜头——企业产值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谈及未来,陈找根表示,将着眼于工匠精神的传帮带,借助大师工作室,培养更多“南浔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