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南浔
-
当前位置:
首页
练市船拳在乌镇“很红”
这个春节,练市镇的船拳表演队队员在乌镇“红了”,他们的精彩表演让游客领略了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
“每天上午下午各一场,我们在乌镇景区,已经演了十多年了。对乌镇来说,船拳成为景区里的一道风景线,对我们来说,乌镇这个大平台也让更多人了解了练市船拳。”今年67岁的陶新卫从小生长在船拳文化浓厚的达井村。父亲陶雪泉是远近闻名的老拳师,耳濡目染下,陶新卫对船拳表演情有独钟。
出拳快、准,拳法有力,穿着表演服装的陶新卫正在船上表演。习武在船头,身动船幌,为了适应船身的移动,陶新卫桩牢身稳,丝毫不受船动的束缚,动作招式流畅连贯,而一旁,早已站满围观游客,他们拿出手机、相机,记录这场精彩纷呈的表演。
如今,陶新卫成为练市船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次表演,他都要自己上阵,甚至连各种道具的布置、演员的配合,全都在他的指导下进行。
据了解,练市船拳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的练市船拳主要分布在朱家埭、达井、钟家墩、大虹桥等村。所谓“船拳”,就是在船上打的拳,在船头仅有一只八仙桌稍宽的场地上练武打拳,它集拳种的基本招式之长,似南拳,亦非南拳。
近年来,练市镇做好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在全镇小学开设船拳课,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学习船拳,同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表演活动。新春佳节,练市船拳表演队不仅在乌镇景区表演,还走进南浔古镇景区、练市镇部分行政村等,为群众带来精彩的表演。
“我们想让更多人喜欢船拳,喜欢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陶新卫说,他会继续船拳表演,为非遗文化传承尽责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