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南浔
-
当前位置:
首页
【网络媒体走转改】内外兼修 打造“文化强区”升级版
2月4日,旧馆镇港胡村文化礼堂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戏曲、小品、舞蹈、独唱等节目轮番登场,演员们在台上施展绝活,村民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当天,由镇宣传文化中心主办的“新时代·新风采”文艺巡演走近该村,为村民献上了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把优质的文艺表演送到家门口,让文化服务与百姓“零距离”。近年来,朝着“文化强区”的目标,我区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夯实基层基础,以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切入点,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在农村和社区,文艺汇演广受欢迎;在企业和车间,文化惠民也在持续深化。在久盛地板有限公司的木制品展览馆,原先的普通车间被设计改建成木制工艺品创作室和设计体验中心,让喜欢文艺创作的职工多了一个展现才华的新舞台。
随着我区本土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企业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意愿正不断加强。走进位于菱湖镇的浙江制丝二厂,全国仅存的当代丝绸工业生产系统完整地呈现在眼前。公司负责人凌兰芳告诉记者,眼下,企业正结合“丝绸小镇”建设,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和资金投入,通过现代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手段,建设新型工业旅游影视基地,计划重塑丝绸文化品牌。
文化兴则产业兴。近年来,我区充分挖掘利用现有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推进文化评优争先、鼓励书画摄影艺术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等一系列奖励政策,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数据显示,去年,我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一路走高,同比增长7.4%,增幅位居全市前列。随着文化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和城乡环境的持续改善,一大批专题纪录片和影视剧摄制组开始将镜头聚焦南浔。眼下,我区“文化强区”建设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区将计划出台“南浔文创20条”扶持政策,搭建平台、推进项目,完善和填补文化产业发展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