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南浔
-
当前位置:
首页
传统产业转型破冰迎来发展新机遇
昨天,位于双林镇的浙江巨业塑料型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经理金武忠正忙着配料。一旁,3条从德国引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一刻不停。“这是我们与加拿大公司合作的首个订单。”公司董事长沈利民介绍,发泡塑料型材作为门窗装修的基材,即将进入加拿大家庭。
“要突围,企业必须打造‘升级版’。”2014年,沈利民从服装行业转型为型材制造商,通过跨界发展实现“双翼齐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传统行业,区委、区政府给了出路:围绕“绿色安全、循环高效”的目标,以区域集聚化、产业循环化、产品高端化、生产清洁化、管理信息化为发展路径,以“淘汰出清一批、兼并重组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培育发展一批”为工作措施,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并不一定是落后产业。”区发改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是要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紧抓创新发展这个“第一动力”,升级传统产业。
在和孚镇荻港村,原有的油脂厂被淘汰拆除后,游客集散中心等配套设施相继建成,村里更是建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端起了生态旅游的饭碗;去年,面对木业产业层次不高的问题,我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低小散”木业企业3213家,整治提升709家,推进木业行业往高质量方向发展。
除了出重拳整治淘汰“低小散”企业外,我区还制定出台各类扶持政策,加大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提升和“零土地”技改。
“按照最新的工业二十六条政策,金属新材、绿色家居、现代纺织和时尚精品四大传统优势产业项目,按生产性设备投入的6%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1000万元;对丝绸、羊绒等经典传统行业项目,按实际生产性设备和软件投入的7.5%给予补助,最高限额375万元。”区发改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成为整个经济体系中转型升级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据了解,我区今年还将持续加快出台工业扶持政策,有序推进片区整治、企业节能技改、搬迁入园等工作,为传统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