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南浔
-
当前位置:
首页
百场电影走进村 公益场次入社区
练市镇农兴村村民胡金松日前早早等在了农村文化礼堂门口。他等的不是往年常演的戏曲晚会,而是电影大片。
如今,农村文化礼堂在全区乡村遍地开花。看到一座座矗立在村里、宽敞明亮的文化礼堂,长年奔走于乡村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员们也跃跃欲试,主动联系对点村,尝试着把电影机搬进文化礼堂。于是,练市镇钟家墩村、善琏镇和平村等地的农村文化礼堂变身为“电影院”。
当天18时左右,农兴村文化礼堂大门打开了。只见老式大会堂里摆满椅子,约有1200个座位,舞台上挂着10多米宽的银幕,左右两边放置着音箱。
67岁的村民于水妹早早赶到,占了一个靠中间的好位置。年轻时,她特别喜欢看电影,可是村里离市区影院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回不方便。“我们农村偶尔能看到些电影,不过大多是露天电影,没有电影院的感觉,尤其是大冬天,谁吃得消在寒风里坐着?”于水妹的话,道出了村民共同的心声。
近年来,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日渐多样,文化清单里当然少不了电影。“但目前公益性‘送电影’毕竟能力有限,分到每个村一年也就没几场。”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我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农村植入“电影院”,利用农村文化礼堂建起小型电影院,变“送电影”为“种电影”。目前,全区已经有25个村有这样的“农村电影院”,年内计划放映百部电影。
在农村,电影活动大受欢迎;在社区,在影院看完公益场的市民也都非常感慨。5月16日,记者来到南浔镇星河影院,这天放映的公益场电影是《老哨卡》,现场观众几乎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大家都已经10多年没进过电影院了。77岁的吴应孝和老伴一起到影城看了《老哨卡》。
除了继续延续由政府采购的方式,以赠送的方式为居民购买公益电影票外,我区还在扩大观影人群、实现均衡覆盖上作了重大突破。据了解,任何在中心城区生活、工作、居住的市民,都可向参与这次活动的所在社区申领观影券,免费看国产优秀电影。
日前,家住南浔镇增山社区的居民徐国荣拿到了社区工作人员送上门的电影票。“我们小区老人多,每次拿到票都结伴同行。”徐国荣直言,“这日子越过越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