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南浔
-
当前位置:
首页
开年全区首场大型人才交流会举行
开年全区首场大型人才交流会举行
180家企业携6800个岗位“淘”人才
“我有3年工作经验,你们提出的岗位要求都符合。”“你们公司工资待遇如何?提供住宿吗?”2月11日上午,全区2017年春季人力资源交流大会现场人潮涌动,每个招聘单位前都围了不少求职者,咨询着相关信息。
据悉,此次人才交流会主要为应对春节过后出现的招工就业“两难”问题,帮助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和大中专高校毕业生等实现就业,开设南浔镇主会场和练市镇、双林镇、菱湖镇及和孚镇四个分会场。人才交流会上,180家用人单位推出岗位6800个,吸引5500余名求职人员进场。现场有2178人登记报名,其中1976人达成初步录用意向,包括大中专毕业生355人、失业人员247人。
招聘岗位
增设爱心岗位 技术工成“香饽饽”
“这个岗位我能适合吗?”在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设立的摊位前,患有肢体残疾的小凯正在询问招聘工作人员。招聘人员详细回答了他的问题,了解到他的残疾状况后,登记了姓名、联系方式、残疾类别、残疾等级等,以便于进一步联系。
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持有残疾证的工作人员。“招用残疾员工,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期望为残疾人搭建就业平台。”公司相关负责人徐健告诉记者,只要残疾人有意向应聘,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工作岗位。
记者从区人力社保局获悉,为进一步帮助残疾人就业,搭建用人单位与残疾人面对面沟通的就业平台,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题,各企业均在招聘会现场推出适合残疾人的爱心岗位。4年来,总计已为残疾人提供340个爱心岗位。本次交流会共有15家企业参与爱心岗位招聘,涉及机电、电梯、服务业等多个行业。与去年相比,今年面向残疾人招聘的企业推出的岗位更多、薪酬更高。
22岁的肢体残疾姑娘小楠是旧馆镇罗汉寺人,目前在旧馆一家公司从事网络客服工作。得知有爱心岗位,她决定来现场转转。“现在单位可能要搬迁,离家远了,我不太方便,所以来看看。”小楠在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摊位前坐了下来,详细询问有关招聘情况。
现场,记者还了解到,相对于年轻人而言,年龄较大的残疾人找工作难度相对较大。
除了专设爱心岗位,现场招工的企业也对专业性人才需求旺盛。“我们公司主要招聘软件开发等技术人才,公司为他们提供了不少福利,如提前购买五险一金,提供住宿等。”先登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事专员顾超说。
“由于公司发展需要,今年更加需要专业对口的技术性人才。”湖州求精汽车链传动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蔡丽娟告诉记者,经验要求、地域、薪资等都成了招工的“拦路虎”,今后企业会和湖州师范学院对接,直接招聘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求职者
求职目标明确 待遇福利都关注
“我在南浔工作十多年了,这边工资等各方面待遇都不错。”来自河南省濮阳市的周志安洋溢着笑容说,眼下一家人都来到了南浔安定下来,女儿还在这里安了家。他希望,能通过这次招聘,找到一份各方面待遇更优的工作。
招聘会现场,人来人往,临近中午11点,还有不少市民前来咨询相关信息,为自己谋求一份“福利”,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在湖州成兴制衣有限公司的招聘桌前,来自贵州省安顺市罗艳菊正和朋友向招聘主管询问着待遇、保障等细节。早上8点多,罗艳菊就来到了现场。她以前在双林镇一家纺织厂里上班,因为知道每年都会有春季人才交流会,今年就提前从老家回来,想在这次招聘中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几个小时里,她已经询问多家企业,并向三家纺织企业报名。“我熟悉这个岗位,有一定工作经验,就想在纺织行业里找个好工作。”她向记者展示了一本小本子,里面记着她询问过的一些企业提供的信息,如工作时间、工作经历、工资、住宿等。
招聘会上企业文化的宣传成为用人单位招人的重要着力点。与此同时,“包食宿”“带薪年休假”“考核奖”等增加了求职者对企业的关注度。
主办方
多项措施并施 把贤人志士留住
“每年举办人才交流会挺不错,这次我们就招到了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员工。”谱拉歌世服饰有限公司综合部主任沈莉莉说。
不少企业表示:“每年的春季大型招聘会,公司都能‘淘’到不少专业人才。”
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的交流大会为用工企业和应聘人员牵线搭桥,主动提供优质服务,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面对面、零距离的对接平台。交流会现场同时开展求职登记、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服务,每位求职人员,均可到会报名应聘。同时,每月16日月交流会如期举行。
统计数据显示,此次参会绝大部分企业普通工人的工资提高至每月3000元以上,技术工人的工资多在每月4000至6000元左右,其中有设计类岗位达到每月7000至1万元。
此次交流会,企业用工需求稳中有降,有劳动技能、有工作经验、持资质证书的劳动者备受企业青睐,约占用工岗位中38.7%,掌握一门熟练技术成为应聘者竞争的重要筹码。许多企业都将招聘技术工的告示放置在了显眼位置。“技工难招”的结构性缺工成为趋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随着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机器换人”使企业对普工的依赖度逐渐降低,而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掌握专业技术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招用人数大幅提升,比去年增加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