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南浔
-
当前位置:
首页
徐敏利:“让大家跟着我一起有鱼能渔”
“荻港村是全国桑基鱼塘集聚地,发展生态渔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荻港人,徐敏利说起自己与家乡的事业时,总是坚定而富有激情。
和孚镇荻港古村是丝绸特色小镇(荻港片区)的重要板块,荻港渔庄就坐落在古村南侧。渔庄掩映在一片绿色中,湖水波光粼粼。谁能想到,这个占地面积达600亩的渔庄竟出自一位曾以卖鱼为生的女子之手。
从经营淡水鱼批发生意,到如今聚焦生态渔业休闲旅游,回眸荻港渔庄集团董事长徐敏利的发展道路,折射出的是水乡儿女心系家乡发展、带动村民一起致富的美丽足迹。
在创办之初,徐敏利就树立了“生态立企、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通过擦亮生态“底色”来培育和提升竞争力。为此,渔庄开发建立了“综合生态塘”系统,该系统每天可净化处理养殖污水100吨以上,净化后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实现养殖污水生物治理循环利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流动的文化。2007年以来,荻港渔庄每年策划举办一届不同主题的“鱼文化节”,邀请村民共同参与养鱼、捕鱼、祭鱼等文化活动,汇聚成一场场富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盛宴,弘扬“鱼文化”、提升荻港旅游知名度。去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0余万元。前不久,湖州·南浔鱼文化节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湖州荻港徐缘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湖州荻港渔庄)被认定为全国精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这让徐敏利向前的脚步更加坚定了。
做好“社会+”文章,走共享发展之路。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徐敏利秉持着“融入家乡、反哺农村,造福百姓、回报社会”的理念,坚持走共建共享的发展之路,尽最大努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如今,荻港渔庄扩展到了600多亩,300多名员工都是本村人,其中还包括5名残疾人;专门成立了渔达果蔬、阿大湖桑茶两家专业合作社,建立了500余亩果蔬和桑茶种植园,吸收了100余户农户入社经营,平均每户人家每年增加3万元收入。“让大家跟着我一起有鱼能渔”是徐敏利常挂在口中的一句话。她说,这些年,他们与当地百姓的感情越来越深,而这恰恰成了荻港渔庄未来的发展根基。